[發明專利]一種廢水臭氧氧化深度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635331.4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115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曾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澳潔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78 | 分類號: | C02F1/78;B01F27/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陳陽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廢水 臭氧 氧化 深度 處理 裝置 | ||
本申請涉及一種廢水臭氧氧化深度處理裝置,屬于水處理的領域,包括裝置本體,裝置本體內通過隔板分為沉降室和臭氧處理室,隔板開設有將沉降室與臭氧處理室連通的連通口,沉降室連通有用于排入廢水的進水管、排走廢渣的排渣管以及用于與尾氣處理裝置連通的尾氣管,臭氧處理室內設有催化填料層,臭氧處理室連通有用于通入臭氧的進氣管、用于排出廢水的出水管以及延伸至沉降室內的廢水的液面以下的臭氧回收管。本申請具有減少對臭氧的浪費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水處理的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廢水臭氧氧化深度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廢水處理一直是工業生產中需要解決的難題,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對廢水處理的投入也不斷增大,廢水處理不僅關系到對環境的影響,還關系到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為了達到一定的回用水標準,需要對廢水進行深度處理,使廢水作為水資源回用于生產或生活的進一步水處理,常見的廢水深度處理方式有活性炭處理、膜分離處理和臭氧催化氧化處理,其中臭氧催化氧化常能夠有效降解有機污染物,且不產生污泥和二次污染,因此臭氧催化氧化的方式的應用廣泛。
然而臭氧催化氧化廢水后,會有大量的臭氧排出,并最終被尾氣處理裝置處理,由于這些臭氧是直接被排入尾氣處理裝置,導致臭氧的利用率低,造成臭氧的浪費。
發明內容
為了減少對臭氧的浪費,本申請提供一種廢水臭氧氧化深度處理裝置。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廢水臭氧氧化深度處理裝置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廢水臭氧氧化深度處理裝置,包括裝置本體,所述裝置本體內通過隔板分為沉降室和臭氧處理室,所述隔板開設有將所述沉降室與所述臭氧處理室連通的連通口,所述沉降室連通有用于排入廢水的進水管、排走廢渣的排渣管以及用于與尾氣處理裝置連通的尾氣管,所述臭氧處理室內設有催化填料層,所述臭氧處理室連通有用于通入臭氧的進氣管、用于排出廢水的出水管以及延伸至所述沉降室內的廢水的液面以下的臭氧回收管。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廢水中的雜質在沉降室中沉降并形成廢渣,臭氧進入臭氧處理室后對廢水進行氧化處理,降解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在處理完廢水后,剩余的未被利用的臭氧經臭氧回收管進入沉降室內的廢水中,對沉降室內沉降的有機廢渣進行降解,從而降低有機廢渣排出后對環境的危害,并且提高臭氧的利用率,減少臭氧的浪費。
可選的,所述沉降室內安裝有攪拌機構,所述攪拌機構包括連接于所述沉降室的安裝板、可轉動式安裝于所述安裝板的攪拌桿以及連接于所述攪拌桿且位于廢水的液面以下的攪拌葉,所述安裝板設有用于驅動所述攪拌桿轉動的驅動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攪拌葉對廢水中沉降的廢渣進行攪動,促進臭氧和廢渣的充分混合,提高臭氧降解有機污染物的效果。
可選的,所述驅動件為安裝于所述安裝板的驅動電機,所述攪拌桿穿設于所述安裝板且與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驅動電機驅動攪拌桿轉動,從而實現攪拌葉對廢水的攪動。
可選的,所述沉降室水平設置兩個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穿設于所述安裝板兩端,所述沉降室設置有與所述支撐桿平行的齒條,所述安裝板兩端轉動連接有轉動桿,所述轉動桿連接有與所述齒條嚙合的齒輪,所述攪拌桿設置有兩個第一同步輪,所述轉動桿設置有第二同步輪,兩個所述第一同步輪與相應的所述第二同步輪之間套接有同步帶,其中一個所述同步帶交叉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驅動電機驅動攪拌桿轉動的同時,通過同步帶帶動兩端的齒輪反向轉動,齒輪與齒條配合帶動安裝板移動,從而使攪拌葉攪動廢渣的同時可以移動,提高臭氧與廢渣的效果。
可選的,所述安裝板設有用于支撐所述驅動電機的支撐架,所述同步帶伸入所述支撐架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支撐架為第一同步輪、第二同步輪和同步帶的設置留有空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澳潔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澳潔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3533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