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搭載多種裝備組合執行不同勤務的無人機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634904.1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937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韓雷;馬良志;傅圣雪;馬俊杰;孫凱;王懷卿;王景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4D1/02 | 分類號: | B64D1/02;B64D47/00;G01S15/88;G01S17/88 |
| 代理公司: | 青島中天匯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袁曉玲 |
| 地址: | 26610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搭載 多種 裝備 組合 執行 不同 勤務 無人機 平臺 | ||
本發明屬于公共衛生及防疫技術領域。針對現有無人機功能無法執行抗疫勤務、安保勤務及搜救勤務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搭載多種裝備組合執行不同勤務的無人機平臺,該平臺為多光譜照相機、聲警示雷達、投放機、光警示雷達、無人機槳葉氣流涵道阻抗復合式消聲器及無線接口高指向性傳聲器種的至少兩種設備的組合。本發明的無人機平臺,可搭載在無人機上執行安保勤務、消防勤務、警用勤務等多種勤務,具有廣泛的用途。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公共衛生及防疫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搭載多種裝備組合執行不同勤務的無人機平臺。
背景技術
目前的無人機的功能比較單一,一般為植保、航拍、快遞物流等。對于廣播臺無人機,均使用高音喇叭形成球面波的全指向性聲源,對環境中造成了極大的噪聲污染,而且讓遵紀守法的大多數人都要忍受高噪聲的侵害;而指示目標的光源都只能在夜間工作,白天無法工作。現有的無人機技術無法滿足抗疫勤務、安保勤務、搜救勤務的需求。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無人機功能單一,無法執行抗疫勤務、安保勤務及搜救勤務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搭載多種裝備組合執行不同勤務的無人機平臺。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可搭載多種裝備組合執行不同勤務的無人機平臺,該平臺為多光譜照相機、聲警示雷達、投放機、光警示雷達、無人機槳葉氣流涵道阻抗復合式消聲器及無線接口高指向性傳聲器中的至少兩種設備的組合;
所述聲警示雷達包括:H形雙線陣列聲源,所述H形雙線陣列聲源包括線陣列聲源Ⅰ、線陣列聲源Ⅱ和貫穿線陣列聲源Ⅰ和線陣列聲源Ⅱ進行連接的固定軸,所述固定軸一端通過軸承固定在無人機搭載平臺上;語音帶通濾波器,所述語音帶通濾波器均與線陣列聲源Ⅰ和線陣列聲源Ⅱ電連接;步進電機,所述步進電機固接在無人機搭載平臺上;齒輪轉動副,所述齒輪轉動副包括固接在步進電機輸出軸上的主動齒輪,與固定軸另一端固接的從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互相嚙合;
所述口罩投放機包括:保護管,其前端鉸接圓形端蓋;保護管內設置直線驅動機構和軟膠管,所述軟膠管的一端與直線驅動機構的推桿端同軸設置,另一端延伸至圓形端蓋的內側;還包括容納盤,容納盤內放置投放物資,所述容納盤依次排列設于軟膠管內并受軟膠管的彈力約束;
光警示雷達:包括十字光管,十字光管的一端為主平行光管,另外三端為尾端光源管;主平行光管的前端的軸線上設置第一凸透鏡,十字光管的中心設置雙面反射鏡,雙面反射鏡設置有垂直于主平行光管的轉軸,第一凸透鏡的焦點落在雙面反射鏡的中心;三個尾端光源管的前端設置第二凸透鏡,后端設置拋物面反射鏡,中間設置正三棱柱,正三棱柱的兩底面之間設置轉軸,轉軸分別與所在的尾端光源管的軸線垂直,并且分別由電機驅動;與主平行光管相對的尾端光源管內設置白光光源、近紅外光源和遠紅外光源;與主平行光管垂直的另外兩個尾端光源管內分別設置三組互補色光源,上述光源分別設置在對應的正三棱柱的側面;當正三棱柱的一側面正對拋物面反射鏡時,該側面上的光源位于拋物面反射鏡的焦點上;雙面反射鏡的上方的十字光管上開設狹縫,用于將雙面反射鏡提升至平行光管外;
所述無人機槳葉氣流涵道阻抗復合式消聲器,包括兩個腰鼓形的外殼,殼體內中軸上設置吸聲錐,吸聲錐的頂部為導流板,導流板的下方連接穿孔板,穿孔板內裝有超細玻璃棉;
所述無線接口高指向性傳聲器,包括上下兩個臺板,上臺板上設置電機、齒輪副、聲音數據采集器和兩個纏繞電機,電機的輸出軸連接齒輪副,齒輪副設置在臺板的中心,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纏繞電機設置在電機的兩側;下臺板上與纏繞電機對應的位置設置兩個定滑輪,纏繞電機的繞線筒上的繩索穿過上臺板后繞在下方的定滑輪上,下臺板的底部還設置高指向性傳聲器。
進一步的,所述保護管內設置隔板將保護管分割成腔室Ⅰ和腔室Ⅱ,所述直線驅動機構位于腔室Ⅰ內,所述軟膠管位于腔室Ⅱ內,所述腔室Ⅱ內設有紫外殺菌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大學,未經中國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3490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