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磐龍玉石尾礦粉做一次燒微晶玉石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633879.5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210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9 |
| 發明(設計)人: | 熊義強;鄭棉壽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省梓楗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C10/00 | 分類號: | C03C10/00;C03C4/12;C03C6/02;C03B19/06 |
| 代理公司: | 長春市盈創中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22215 | 代理人: | 季建文 |
| 地址: | 132000 吉林***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玉石 尾礦 一次 燒微晶 方法 | ||
一種利用磐龍玉石尾礦粉做一次燒微晶玉石的方法,其步驟為:第一步,先把玉石尾礦進行預處理;用球磨機把尾礦磨至250目全通過,采用濕法除鐵,電磁強度3萬GS,泥漿經過壓濾水分0~15%,壓濾后的粉料在窯爐里輕燒至900°C并進行保溫30min,使尾礦中的方解石、白云石以及有機物充分分解并產生活性;第二步,先按三種配方稱好原材料;第三步,稱量好后通過無重力混料機混合均勻;第四步,取出一部分料加入不同著色劑備用;第五步,采用自動布料機按電腦設計的紋路采用不同的顏色料布料;第六步,粉料布在耐火窯具上之后,通過晶化輥道窯進行晶化燒成,然后退火,完成板材的制作;第七步,把晶化好的板材拋光,切割成客戶所需規格即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磐龍玉石尾礦粉做一次燒微晶玉石的方法,屬于建筑裝飾用微晶石領域。
背景技術
建筑裝飾用微晶玻璃工業化生產上世紀90年代最初由日本傳入中國,是采用燒結法生產;第一步由微晶玻璃配合料先熔化成玻璃溶體,通過水淬變成玻璃顆粒料,第二步通過篩分、布料進入晶化窯進行第二次晶化燒成微晶石板材。這個過程需要兩次燒成,能源消耗比較大,使得微晶石成本居高不下,而且每一次轉換顏色非常困難,中間有很多的過渡料,這就限制了燒結法微晶玻璃色彩的多樣性。目前微晶石還有另外兩種方法生產,分別是壓延法和浮法,這兩種方法生產需要的溫度都是1550°C左右,能耗也比我的發明方法高,而且它的換色更加麻煩,并且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尚無法生產出通體紋路的微晶石(現階段玻璃熔爐料道著色技術還不完美),而本發明可以很容易做出通體紋路的微晶玉石。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缺陷,本發明專利提出了一種一次燒微晶玉石的方法。
本發明為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利用磐龍玉石尾礦粉做一次燒微晶玉石的方法,其步驟為:第一步,先把玉石尾礦進行預處理;用球磨機把尾礦磨至250目全通過,采用濕法除鐵,電磁強度3萬GS,泥漿經過壓濾水分0~15%,壓濾后的粉料在窯爐里輕燒至900°C并進行保溫30min,使尾礦中的方解石、白云石以及有機物充分分解并產生活性;第二步,先按三種配方稱好原材料;第三步,稱量好后通過無重力混料機混合均勻;第四步,取出一部分料加入不同著色劑備用;第五步,采用自動布料機按電腦設計的紋路采用不同的顏色料布料;第六步,粉料布在耐火窯具上之后,通過晶化輥道窯進行晶化燒成,然后退火,完成板材的制作;第七步,把晶化好的板材拋光,切割成客戶所需規格即可。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方案一的配方比例為:白云石粉8份、燒滑石粉4份、玻璃粉18份、磐龍玉石尾礦粉54份、鈉長石粉10份、碳酸鋇4份、氧化鋅2份。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方案二的配方比例為:方解石粉8份、燒滑石粉4份、玻璃粉20份、磐龍玉石尾礦粉50份、鈉長石粉12份、碳酸鋇4份、氧化鋅2份。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方案三的配方比例為:硅灰石粉20份、玻璃粉12份、磐龍玉石尾礦粉48份、鈉長石粉12份、碳酸鋇4份、氧化鋅4份。
本發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1、裝飾效果好,色彩多樣,可以做通體紋路,晶瑩剔透,機械強度高;2、采用一次燒成,而且是中溫燒,能耗低,人工成本低,環保綠色。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方案一利用本發明方法得到的產品的半定量檢測數據;
圖2是方案二利用本發明方法得到的產品的半定量檢測數據;
圖3是方案三利用本發明方法得到的產品的半定量檢測數據。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省梓楗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吉林省梓楗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3387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