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頭戴式艾灸儀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633798.5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566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6 |
| 發明(設計)人: | 韓江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韓江濤 |
| 主分類號: | A61H39/06 | 分類號: | A61H39/06;A61H35/00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銘洋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鄒建平 |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陽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頭戴式 艾灸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頭戴式艾灸儀,包括支架,可戴設在人的頭部;若干個蒸筒,蒸筒朝向支架內側的一端設置有正對人的頭部穴位的出氣口,蒸筒的另一端設置有若干個進風孔;艾柱,設置在蒸筒內,點燃艾柱,艾柱燃燒產生的艾熱氣從出氣口排出并對人的頭部穴位熏蒸;通過在可戴設在人的頭部上的支架上設置蒸筒,并在蒸筒內設置艾柱,能夠對人的頭部的穴位進行熏蒸,不需要使用者手持艾柱來熏蒸,具有使用的便捷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艾灸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頭戴式艾灸儀。
背景技術
艾灸是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是用艾葉制成的艾灸材料產生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紊亂的人體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現有的艾灸通常都需要使用者自己或其他人手持艾灸材料來進行艾灸治療,但在使用者手不方便或者沒有其他人幫助的情況下,無法為使用者艾灸治療或者無法為不方便觸及的人體穴位進行艾灸治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頭戴式艾灸儀。
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頭戴式艾灸儀,包括:
支架,可戴設在人的頭部;
若干個蒸筒,蒸筒朝向支架內側的一端設置有正對人的頭部穴位的出氣口,蒸筒的另一端設置有若干個進風孔;
艾柱,設置在蒸筒內,點燃艾柱,艾柱燃燒產生的艾熱氣從出氣口排出并對人的頭部穴位熏蒸。
進一步地,蒸筒包括:
端蓋,設置在支架上;
筒體,通過可拆卸結構安裝在端蓋上。
進一步地,可拆卸結構包括外螺紋和內螺紋,外螺紋和內螺紋中的一個設置在端蓋上,外螺紋和內螺紋中的另一個設置在筒體上,外螺紋與內螺紋相螺接。
進一步地,蒸筒或端蓋內設置有插針,艾柱插設在插針上。
進一步地,蒸筒的另一端上設置有風力調節機構,用于調節進風孔開放數量或開放面積。
進一步地,風力調節機構包括設置在蒸筒的另一端上的調節蓋,調節蓋上與進風孔相對應的位置上設置有通孔,轉動調節蓋以使通孔與進風孔錯開。
進一步地,出氣口的外側和/或支架的內側設置有柔性墊。
進一步地,支架上設置有松緊閥,用于調節支架的大小以適應不同大小的頭部。
進一步地,蒸筒的數量設置為5個,分別對應人的頭部的百會穴、2個太陽穴以及2個風池穴。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一種頭戴式艾灸儀,包括支架,可戴設在人的頭部;若干個蒸筒,蒸筒朝向支架內側的一端設置有正對人的頭部穴位的出氣口,蒸筒的另一端設置有若干個進風孔;艾柱,設置在蒸筒內,點燃艾柱,艾柱燃燒產生的艾熱氣從出氣口排出并對人的頭部穴位熏蒸;通過在可戴設在人的頭部上的支架上設置蒸筒,并在蒸筒內設置艾柱,能夠對人的頭部的穴位進行熏蒸,不需要使用者手持艾柱來熏蒸,具有使用的便捷性。
附圖說明
本發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為一種頭戴式艾灸儀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部分將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在附圖中示出,附圖的作用在于用圖形補充說明書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夠直觀地、形象地理解本發明的每個技術特征和整體技術方案,但其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韓江濤,未經韓江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3379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