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車載以太網的汽車雷達通信裝置、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633469.0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0430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4 |
| 發明(設計)人: | 詹茂晴 | 申請(專利權)人: | 的盧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H04L12/40;G01S7/5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田凌濤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車載 以太網 汽車 雷達 通信 裝置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車載以太網的汽車雷達通信裝置、方法及系統,用于實現車內各指定雷達信號之間的交互,包括控制模塊、總線和各個用于采集車輛指定各種雷達信號的雷達數據采集裝置,控制模塊中包括第一處理器模塊,以及分別與第一處理器模塊相連接的第一車載以太網PHY接口模塊和第一取電模塊,雷達數據采集裝置中分別包括超聲波雷達本體、第二處理器模塊、以及分別與第二處理器模塊相連接的第二車載以太網PHY接口模塊和第二取電模塊,控制模塊和雷達數據采集裝置分別通過第一車載以太網PHY接口模塊和第二車載以太網PHY接口模塊接入總線,總線同時為汽車雷達通信裝置供電,實現數據的高效率通信,并且縮減車輛布線的復雜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載以太網通信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基于車載以太網的汽車雷達通信裝置、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電器技術的發展和ADAS高級輔助駕駛技術的興起,雷達技術作為汽車周圍障礙物檢測的安全輔助裝置,在汽車車體表面布置雷達,通過雷達進行周圍障礙物的監控,通過雷達檢測車體與周圍障礙物的安全距離,解除車輛在駕駛過程中因存在視線模糊、視野死角等問題,導致車輛發生碰撞,實現輔助泊車、倒車提醒、換道安全提醒等ADAS輔助駕駛功能。
隨著ADAS輔助駕駛技術、自動駕駛技術等技術廣泛應用于汽車中,傳統車載網絡架構通常采用分布式計算,大量的運算資源被浪費,成本也相應增加,而車載以太網架構的出現改變了傳統車載網絡中ECU的通信方式,在現有技術中,車身周圍布置有多個雷達,每個雷達通過一根數據線與控制器連接,進行數據通信,通過兩個電源線連接至控制器進行供電,連接線束較多,車輛布線復雜,并且成本較高,不利于高質量、高速度的數據信息傳輸。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車載以太網的汽車雷達通信裝置、方法及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布線復雜,線束數量多,數據通信速率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車載以太網的汽車雷達通信裝置,用于實現車內各指定雷達信號之間的交互,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塊、總線和各個用于采集車輛指定各種雷達信號的雷達數據采集裝置;
其中,所述控制模塊中包括第一處理器模塊,以及分別與第一處理器模塊相連接的第一車載以太網PHY接口模塊和第一取電模塊,控制模塊中第一處理器模塊通過第一車載以太網PHY接口模塊接入總線;
各雷達數據采集裝置的結構彼此相同,所述雷達數據采集裝置中分別均包括超聲波雷達本體、第二處理器模塊、以及分別與第二處理器模塊相連接的第二車載以太網PHY接口模塊和第二取電模塊,雷達數據采集裝置中的第二處理器模塊通過第二車載以太網PHY接口模塊接入總線,雷達超聲波本體用于實現數據的采集,并將采集的數據發送至總線;
基于控制模塊和各個雷達數據采集裝置分別接入總線,構成車載以太網,所述控制模塊中的第一處理器模塊經總線驅動各雷達數據采集裝置中的超聲波雷達本體工作,分別采集相關類型數據,并通過總線接收驅動各超聲波雷達本體所采集的數據。
優選地,第一車載以太網PHY接口模塊和第二車載以太網PHY接口模塊分別通過間隔電容接入總線。
優選地,第一取電模塊和第二取電模塊分別通過電感連接至總線,總線通過PoDL供電技術分別為第一取電模塊對應的控制模塊和第二取電模塊對應的各雷達數據采集裝置供電。
優選地,所述總線為10BASE-T1S總線。
優選地,在所述汽車雷達通信裝置中,第一處理器模塊和各個第二處理器模塊,基于總線所構成的車載以太網,按照10BASR-T1S通信協議實現數據通信。
根據本發明公開的第二方面,還提出一種基于車載以太網的汽車雷達通信方法,當車輛識別存在視野死角或視野模糊時,車輛進入無死角子模式,執行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的盧技術有限公司,未經的盧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3346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