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激光晶體直沖冷卻式微通道散熱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630386.6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708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慶功;李龍;姚偉;劉世杰;翁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1S3/04 | 分類號: | H01S3/04;H01S3/042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臧春喜 |
| 地址: | 10019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激光 晶體 直沖 冷卻 式微 通道 散熱器 | ||
1.一種激光晶體直沖冷卻式微通道散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板條晶體(1)、上微通道散熱器(21)和下微通道散熱器(22);
上微通道散熱器(21)和下微通道散熱器(22)為結構相同的微通道散熱器;激光板條晶體(1)的上下散熱面分別與上微通道散熱器(21)和下微通道散熱器(22)的底部吸熱面結合;
單側微通道散熱器為兩層結構,包括:微通道層(3)和蓋板層(4);其中,微通道層(3)底面為吸熱面,與激光板條晶體(1)結合;微通道層(3)內部設有微通道結構(5);蓋板層(4)與微通道層(3)緊密配合,并為微通道層(3)提供流體工質的進出口通道;蓋板層(4)的中部設置有流體工質進口(6)和進口集箱(7);蓋板層(4)的兩側對稱設置有流體工質出口A(8)、流體工質出口B(9)、出口集箱A(10)和出口集箱B(11);流體工質進口(6)通過進口集箱(7)與微通道結構(5)連通;流體工質出口A(8)通過出口集箱A(10)與微通道結構(5)連通;流體工質出口B(9)通過出口集箱B(11)與微通道結構(5)連通;微通道結構(5)兩端設置有流體匯集槽(12);流體工質出口A(8)和流體工質出口B(9)分別與微通道結構(5)兩端的流體匯集槽(12)直接連通;
流體工質從蓋板層的中部進入微通道散熱器,對微通道層底面的激光板條晶體集中散熱區域高速直沖、快速冷卻,同時微通道結構強化了流體工質傳熱;流體工質進入微通道層后,沿著微通道向兩側流動,同時帶走激光板條晶體在底面上擴散熱量,以減弱微通道層和激光板條晶體表面的溫度分布差異;上下兩組微通道散熱器共同工作,在激光板條晶體上下兩側同時吸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晶體直沖冷卻式微通道散熱器,其特征在于,微通道結構(5)的截面長寬比為:1:1~1:2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晶體直沖冷卻式微通道散熱器,其特征在于,微通道結構(5)的長度為同方向激光板條晶體(1)寬度的1~10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晶體直沖冷卻式微通道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流體工質進口(6)、流體工質出口A(8)和流體工質出口B(9)分別設置在蓋板層(4)的凸緣上,以減少蓋板層(4)的整體重量。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晶體直沖冷卻式微通道散熱器,其特征在于,微通道層(3)和蓋板層(4)之間的配合接觸面為平整面,層間采用鋪料焊接密封方式或膠接密封方式,形成一體化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晶體直沖冷卻式微通道散熱器,其特征在于,微通道層(3)和蓋板層(4)之間的配合接觸面上設置有一子母槽,用于兩層之間的定位、焊接和密封;其中,子槽(13)設置在微通道層(3)上,母槽(14)設置在蓋板層(4)上;或母槽(14)設置在微通道層(3)上,子槽(13)設置在蓋板層(4)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晶體直沖冷卻式微通道散熱器,其特征在于,微通道層(3)的側邊延長段形成側耳結構(15),側耳結構(15)上開有螺栓孔,用于上、下兩組微通道散熱器與激光板條晶體(1)粘合后的整體加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3038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數據透傳方法、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一種數據緩存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