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水口夾取機構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629920.1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9306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義;范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日龍(襄陽)機電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17 | 分類號: | B29C45/17 |
| 代理公司: | 武漢藍寶石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張文靜 |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襄***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口 機構 | ||
本發(fā)明涉及注塑生產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水口夾取機構。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水口夾取機構,包括架體,所述架體上設置多個并列排布的水口夾具;該水口夾取機構還包括用于驅動水口夾具的驅動組件;每個所述水口夾具均包括呈相對設置的主夾板以及副夾板;所述架體包括多個分別與多個固定夾板以及多個活動夾板相連的連接支架。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該水口夾取機構通過采用多個并列排布的水口夾具可對同一批次模具上的水口同時進行夾取,提升了水口取出的效率的,實現(xiàn)了產品與水口的快速分離,使得整個生產效率更高;水口夾取的過程中采用驅動組件帶動連接支架以使主夾板和副夾板實現(xiàn)對水口的夾持,可靠性更佳。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注塑生產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水口夾取機構。
背景技術
注塑是一種工業(yè)產品生產造型的方法。產品通常使用橡膠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還可分注塑成型模壓法和壓鑄法。注射成型機(簡稱注射機或注塑機)是將熱塑性塑料或熱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種形狀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設備,注射成型是通過注塑機和模具來實現(xiàn)的。
水口是指工廠在澆制模型時形成的框架與零件的結合部位。亦稱為“湯口”(澆口),意思就是熱化液態(tài)的材料流動的進出口。目前注塑成型塑膠模具產品和水口的取出自動化領域中,每一套模具都會成型多個產品和水口,在模具中分布位置比較緊湊,成型完成后產品和水口自動斷開,人工需要把混合的產品的和水口對應取出,整個過程相對繁瑣,效率低下。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水口夾取機構來解決上述注塑產品生產過后水口取出效率低下問題。
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水口夾取機構,包括架體,所述架體上設置多個并列排布的水口夾具;該水口夾取機構還包括用于驅動水口夾具的驅動組件;每個所述水口夾具均包括呈相對設置的主夾板以及副夾板;所述架體包括多個分別與多個固定夾板以及多個活動夾板相連的連接支架;所述連接支架與驅動組件相連,所述驅動組件可驅動連接支架帶動主夾板和副夾板相對移動以對水口進行夾持。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該水口夾取機構通過采用多個并列排布的水口夾具可對同一批次模具上的水口同時進行夾取,提升了水口取出的效率的,實現(xiàn)了產品與水口的快速分離,使得整個生產效率更高;水口夾取的過程中采用驅動組件帶動連接支架以使主夾板和副夾板實現(xiàn)對水口的夾持,可靠性更佳。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fā)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連接支架包括主夾板連接支架以及副夾板連接支架;所述主夾板連接支架以及副夾板連接支架均為“”形彎折件且分別與主夾板和副夾板的外表面相連。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形彎折彎折設計有效提升了主夾板連接支架以及副夾板連接支架之間的空間利用率,保證主夾板和副夾板運轉過程中不會和其他的部件發(fā)生干擾,提升了可靠性。
進一步,所述驅動組件包括薄型氣缸以及與薄型氣缸相連的第一移動部和第二移動部,所述薄型氣缸用于帶動第一移動部和第二移動部以使主夾板和副夾板相對或者相背移動。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薄型氣缸帶動第一移動部和第二移動部同步移動,使得主夾板和副夾板能同步移動,從而實現(xiàn)對水口的精準夾持。
進一步,所述水口夾具設置有兩個,其中一個所述水口夾具的主夾板和副夾板分別通過主夾板連接支架和副夾板連接支架分別與第一移動部和第二移動部相連;另外一個所述水口夾具的主夾板和副夾板分別通過主夾板連接支架和副夾板連接支架分別與第二移動部和第一移動部相連。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該設計保證兩個水口夾具可通過一個驅動組件實現(xiàn)驅動,保證每個水口夾具內的主夾板和副夾板都能同步運轉,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日龍(襄陽)機電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未經中日龍(襄陽)機電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2992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