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工智能AI的識別方法、裝置、設備及計算機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629256.0 | 申請日: | 2020-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3366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余寰;徐旨勝;雍成剛;王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江蘇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32;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億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趙秀芹 |
| 地址: | 21002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工智能 ai 識別 方法 裝置 設備 計算機 存儲 介質 | ||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人工智能AI的識別方法、裝置、設備及計算機存儲介質,方法包括獲取對第一圖像識別得到的第一置信度值,和對第二圖像識別得到的第二置信度值;對所述第一置信度值和所述第二置信度值,通過預設的超平面判別機制進行超平面計算,并根據超平面計算結果判別所述第一圖像中是否包含識別目標。根據本公開實施例,對一張被檢測圖像得到兩次識別置信度值,并通過超平面計算公式進行識別結果的置信度閾值閾值自適應判別,可以有效提高識別效果,無需對原有的AI模型訓練優化,只需要對獲取的置信度值進行自適應判別;克服了AI識別結果置信度閾值大小設置的難題,使得可設定的閾值更合理、環境適應性更強。
技術領域
本公開屬于AI識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人工智能AI的識別方法、裝置、設備及計算機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利用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模型對目標識別,并在識別后進行告警的應用場景中,需要為AI模型設定適合的識別結果置信度閾值,作為判定該場景中是否存在待識別目標的依據,所以置信度閾值的設定是影響識別結果的重要因素。
通常傳統的做法是,僅依據經驗和對誤識別的容忍度,設定一個固定不變的置信度閾值。利用AI模型進行檢測時,將場景圖片輸入到AI模型;將AI模型得到的該場景圖片識別結果的置信度值,與預設的置信度閾值進行比較;當AI模型得到的識別結果的置信度值大于預設的置信度閾值時,則可判定該場景圖片中存在要檢測的目標。但由于實際識別場景大多背景復雜,容易對AI模型識別造成很大干擾;如果上述預設的置信度閾值過低,就可能會導致原本不包含待識別目標的場景圖片,被判定包含待識別目標;反之如果預設的置信度閾值過高,就可能會導致原本包含待識別目標的場景圖像沒有被正確判斷。因此,固定置信度閾值的選取直接影響到識別結果的準確率,設置過低時可降低正向結果漏檢率但導致負向結果誤判率提高,進而導致誤告警增多;設置過高時雖然可降低負向結果誤判率但導致正向結果漏檢率提高,進而導致有些告警無法發出。故而,這種傳統的AI模型識別方式局限性很大。
發明內容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人工智能AI的識別方法、裝置、設備及計算機存儲介質,能夠提高AI模型對目標識別的準確率。
第一方面,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人工智能AI的識別方法,識別方法包括:
獲取對第一圖像識別得到的第一置信度值,和對第二圖像識別得到的第二置信度值;第一圖像為被檢測圖像,第二圖像,是對第一圖像進行感興趣區域ROI截取得到;
對第一置信度值和第二置信度值,通過預設的超平面判別機制進行超平面計算,并根據超平面計算結果判別第一圖像中是否包含識別目標;預設的超平面判別機制,是通過多個隨機圖像樣本進行學習得到的;隨機圖像樣本,是由人工智能AI識別后認定包含識別目標的圖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獲取對第一圖像識別得到的第一置信度值,和對第二圖像識別得到的第二置信度值,具體包括:
對第一圖像進行人工智能AI識別,得到第一置信度值和感興趣區域ROI;
將感興趣區域ROI作為第二圖像,進行人工智能AI識別,得到第二置信度值。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對第一置信度值和第二置信度值,通過預設的超平面判別機制進行超平面計算,并根據超平面計算結果判別第一圖像中是否包含識別目標前,識別方法還包括:
將包括多個隨機圖像樣本的樣本集,劃分為誤識別集合和正識別集合;誤識別集合,包括人工智能AI誤識別目標的隨機圖像樣本;正識別集合,包括人工智能AI正確識別目標的隨機圖像樣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江蘇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江蘇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2925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