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數據通信方法、設備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627107.0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331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9 |
| 發明(設計)人: | 邱明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慧睿思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7/26 | 分類號: | H04L27/26;H04L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智匯遠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81 | 代理人: | 劉潔;艾青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據通信 方法 設備 計算機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公開提出了一種數據通信方法、設備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控制射頻前端模塊進行初始化;根據目標幀結構的結構信息以及鏈路時延信息配置切換模塊中的寄存器;在射頻單元與基帶處理單元同步完成之后,控制切換模塊根據寄存器中的配置數據運行狀態機;狀態機包括多種通信狀態,多種通信狀態順序運行一次為目標幀結構對應的一個幀周期,每種通信狀態對應幀周期中的一種鏈路模式;切換模塊在運行狀態機的過程中,狀態機每次跳轉通信狀態,切換模塊將鏈路模式向跳轉到的通信狀態對應的鏈路模式切換,利用切換到的鏈路模式進行數據通信。本公開無需重載新的代碼版本來兼容不同的幀結構,操作方式簡單易行,增加了基站系統的兼容性。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數據通信方法、設備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在5G-NR(5G New Radio,5G新空口)中,無線幀長度為10ms,子幀長度為1ms,每個時隙都包含14個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頻分復用)符號(普通CP(CP:cyclic prefix,循環前綴))或者12個OFDM符號(擴展CP)。每個OFDM符號又被分為多種類型:Uplink(上行符號)、Downlink(下行符號)、flexible(靈活符號)和NotDownlink/Uplink(非上行、非下行)。該多種OFDM符號可以用于支持不同的時隙配置。
在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時分雙工)模式下運行時,需要定義發送和接收的時刻。無線幀的子載波間隔可變,子載波間隔可以分為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幾種類型,配置不同子載波間隔時,子幀包含的時隙數量不同,使得無線幀的幀結構有所改變,發送時刻和接收時刻也會隨之發生改變。
發明內容
目前,在5G-NR 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時分雙工)模式下,5G基站需要在射頻前端根據幀結構進行TDD的上下行實時切換。對于射頻前端TDD上下行實時切換,行業大多是通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現場可編程邏輯門陣列)代碼編程來實現,即使用芯片代碼事先規定幀結構的發送時刻和接收時刻,僅需運行芯片代碼就可以實現針對該幀結構的無線幀的收發。但是,芯片代碼能夠覆蓋的幀結構數量有限,無法滿足5G-NR基站的幀結構變化,使得基站不能兼容所有幀結構的數據。
本公開實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數據通信方法、設備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用于執行TDD上下行實時切換的芯片代碼能夠覆蓋的幀結構數量有限,無法滿足5G-NR基站的幀結構變化的問題。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公開實施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解決的: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數據通信方法,應用于射頻單元的控制模塊,包括:控制所述射頻單元的射頻前端模塊進行初始化;在所述射頻單元的射頻前端模塊初始化完成后,根據目標幀結構的結構信息以及鏈路時延信息配置切換模塊中的寄存器;在所述射頻單元與基帶處理單元同步完成之后,控制所述切換模塊根據所述寄存器中的配置數據運行狀態機;其中,所述狀態機包括多種通信狀態,多種所述通信狀態順序運行一次為所述目標幀結構對應的一個幀周期,每種所述通信狀態對應所述幀周期中的一種鏈路模式;所述切換模塊在運行所述狀態機的過程中,所述狀態機每次跳轉通信狀態,所述切換模塊將鏈路模式向跳轉到的所述通信狀態對應的鏈路模式切換,利用切換到的所述鏈路模式進行數據通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慧睿思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慧睿思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271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