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球頭連接的伸縮管道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624562.5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944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葉烈偉;溫傲寒;李進波;鄧烜;王偉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27/06 | 分類號: | F16L27/06;F16L27/12;F16L5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王靈靈;劉湘舟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連接 伸縮 管道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球頭連接的伸縮管道結構,包括球頭、延長管道、伸縮節和伸縮平衡裝置;所述延長管道和伸縮節的外端設置有球頭,所述伸縮平衡裝置的兩端分別與延長管道的內端和伸縮節的內端連接。本發明通過球頭的轉動變形來適應震動發生時管道方向的變化,在管道角度變化時通過伸縮節的伸縮來補償管道長度的變形,進而適應設置在隔震層時管道的變形,同時設置壓力平衡裝置,能夠針對伸縮節伸縮所引起的管道介質體積變化進行等量補償,避免管道發生變形,能夠應用于建筑中大多數壓力管道系統;本發明安裝于隔震層中,有效節約隔震層空間,為隔震管道的設計與安裝提供了便利,適應性好,可用于復雜管網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隔震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球頭連接的伸縮管道結構。
背景技術
近20年來,建筑隔震技術在國內得到了飛速發展,并且該技術一般多用在重點建筑上。建筑隔震技術通過在隔震層產生較大的位移來降低地震作用向上部主體結構的傳遞。因此裝配能夠適配較大位移的隔震管道產品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國內已有隔震管道產品在實際應用中存在安裝所需空間大、安裝技術復雜、產品通用性差等問題?,F有兩種技術方案在建筑隔震管道安裝時進行應用。
方案一,對于大于DN65的大管徑的有壓隔震管道,通常采用水平L型安裝方式。一側管道通過支架固定于隔震建筑的下部結構,另一側管道及中部吊桿通過支架與滑軌固定于隔震建筑的上部結構,通過垂直連接的兩個柔性管道來實現管道的自由變形。上述安裝方式應用于有壓管道系統中,但由于其安裝所需空間大,安裝步驟多,給實際設計與施工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在管線錯綜復雜的建筑中,如等管線錯綜復雜的建筑時難以在隔震層中找到寬敞的空間來布置采用水平L型安裝方式的柔性管道
方案二,對于無壓管道,如雨水管道,現有技術方案中通常采用PVC伸縮管道,管道采用水平安裝方式,通過兩端球頭的轉動以及中部伸縮節的伸縮來適應隔震層的變形,構造上包括兩端的PVC球頭與中部的伸縮節。上述管道主要應用于無壓管道系統中,因為液體幾乎不可壓縮的原因,這種伸縮管道無法應用于有壓管道系統。此外由于該類型伸縮管道的材質為聚氯乙烯,強度較低,在壓力液體的作用下,球頭處與伸縮節處均會產生不可忽略的變形,導致管道出現嚴重的泄漏。本發明提供一種球頭連接的伸縮管道結構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球頭連接的伸縮管道結構,應用于建筑隔震管道安裝,通過球頭的轉動變形以及伸縮節的伸縮來適應隔震層的變形。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球頭連接的伸縮管道結構,包括球頭、延長管道、伸縮節和伸縮平衡裝置;所述延長管道和伸縮節的外端設置有球頭,所述伸縮平衡裝置的兩端分別與延長管道的內端和伸縮節的內端連接;
所述球頭包括外套管、內球頭和環狀卡箍,所述內球頭設在外套管內,所述環狀卡箍設在內球頭上,并與外套管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外套管的內腔中設置有支撐環一,所述支撐環一與內球頭外壁的內側接觸,所述環狀卡箍內設有支撐環二,所述支撐環二與內球頭外壁的外側接觸。
進一步地,所述伸縮節活動連接在伸縮平衡裝置的內腔中,所述伸縮平衡裝置包括外套管一、儲液管和外套管二,所述外套管一和外套管二分別設在儲液管的內外兩端;所述伸縮節包括管體和凸環,所述凸環設在管體中部的外壁上,所述凸環位于儲液管的內腔中,其外側面與儲液管的內壁貼合,所述管體的兩端部分別位于外套管一和外套管二的內腔中,所述管體的外壁與外套管一的內壁和外套管二的內壁貼合,所述管體上設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凸環內側的管體上。
進一步地,所述管體的內端部與球頭的內球頭固定連接,所述管體的外端處于自由狀態,所述外套管二的外端與延長管道固定連接,所述外套管一的內端處于自由狀態。
進一步地,所述外套管包括連接法蘭、弧形連接段和連接管,所述弧形連接段設在連接管和連接法蘭之間,所述支撐環一設置在弧形連接段的內壁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2456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白酒釀造工藝
- 下一篇:一種雙重發酵食醋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