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散熱結構、烹飪器具及烹飪器具的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624310.2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162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鄭強;陳崇得;孔進喜;胡玉新;張力文;張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36/00 | 分類號: | A47J36/00;A47J27/086;A47J27/00;A47J27/08;A47J36/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向森 |
| 地址: | 51900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散熱 結構 烹飪 器具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散熱結構、烹飪器具及烹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中,散熱結構包括:殼體,殼體上設置有第一過風口和第二過風口;傳熱結構,設置在殼體上,傳熱結構的第一端位于殼體外并適于與待散熱結構配合,傳熱結構的第二端位于殼體內;傳熱半導體,設置在殼體內并位于第一過風口和第二過風口之間,傳熱半導體的第一端與傳熱結構的第二端配合,傳熱半導體的第二端形成散熱端;風機,設置在第一過風口和/或第二過風口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電壓力鍋的冷卻結構的冷卻速度較慢的缺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小家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散熱結構、烹飪器具及烹飪器具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電壓力鍋是常用的家用電器。目前電壓力鍋具有快速烹飪功能,其原理是通過對食物密封加壓,從于提高其烹飪溫度,起到了縮短烹飪時間效果,因此壓力鍋成為了現代快節奏生活不可或缺的烹飪器具。但是壓力烹飪工作結束后,由于鍋內壓力高于大氣壓,用戶不能立即開蓋取出食物,特別是煲湯、流質或粘稠類食物,為了防止外溢不能直接放氣進行快速冷卻,自然冷卻需要較長的等待時間。例如,煮粥時,烹飪用時為35分鐘左右,但烹飪后自然冷卻時間高達25分鐘,用戶體驗較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現有技術中一些電壓力鍋中設置了用于對烹飪腔體進行冷卻的冷卻結構,但是目前存在的電壓力鍋的冷卻結構存在冷卻速度不夠快的問題,導致用戶體驗提升不明顯。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電壓力鍋的冷卻結構的冷卻速度較慢的缺陷,從而提供一種散熱結構、烹飪器具及烹飪器具的控制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散熱結構,包括:殼體,殼體上設置有第一過風口和第二過風口;傳熱結構,設置在殼體上,傳熱結構的第一端位于殼體外并適于與待散熱結構配合,傳熱結構的第二端位于殼體內;傳熱半導體,設置在殼體內并位于第一過風口和第二過風口之間,傳熱半導體的第一端與傳熱結構的第二端配合,傳熱半導體的第二端形成散熱端;風機,設置在第一過風口和/或第二過風口處。
可選地,殼體包括環形側壁,以及設置在環形側壁上下兩側的頂壁和底壁,其中,傳熱結構設置在底壁上,第一過風口設置在頂壁上,第二過風口設置在環形側壁上。
可選地,第一過風口設置在頂壁的中部,第二過風口為多個,多個第二過風口沿環形側壁的周向間隔設置。
可選地,風機設置在第一過風口處,風機配置為能夠抽風和鼓風。
可選地,傳熱半導體的第二端延伸至第一過風口的下方。
可選地,傳熱結構為多個,多個傳熱結構沿第一過風口的周向間隔設置,傳熱半導體為多個,多個傳熱結構和多個傳熱半導體一一對應設置。
可選地,傳熱半導體為扇形結構。
可選地,傳熱半導體為上下疊置的多層結構。
可選地,傳熱結構包括連接桿以及設置在連接桿兩端的第一傳熱頭和第二傳熱頭,連接桿穿過殼體,第一傳熱頭位于殼體內,第二傳熱頭位于殼體外。
可選地,第一過風口和第二過風口為可開關結構。
可選地,散熱結構還包括可轉動地設置在環形側壁內側的環形擋板,環形擋板上設置有與第二過風口適配的避讓口。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烹飪器具,包括:鍋體,具有烹飪腔體;鍋蓋,設置在鍋蓋上;散熱結構,設置在鍋蓋上,散熱結構為上述的散熱結構,其中,鍋蓋相對于鍋體閉合時,傳熱結構的第一端位于烹飪腔體內。
可選地,鍋蓋的外殼形成殼體。
可選地,烹飪器具為電壓力鍋或者電飯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2431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