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滿罐自動排料的雙級攪拌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623828.4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4418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梁華國;梁華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聚威節能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13/10 | 分類號: | B01F13/1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天成卓越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王宏松 |
| 地址: | 404300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滿罐 自動 攪拌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帶滿罐自動排料的雙級攪拌系統,包括一對一級攪拌裝置、二級攪拌機構以及一對物料輸送機構,一對所述一級攪拌裝置安裝于地面上,所述二級攪拌機構安裝于地面以下,一對所述物料輸送機構安裝于一對所述一級攪拌裝置上,一對所述一級攪拌裝置設有與二級攪拌機構間設有一對滿倉下料機構;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帶滿罐自動排料的雙級攪拌系統,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具有雙極攪拌系統,一次攪拌系統采用籠式攪拌器,二級攪拌系統采用門型攪拌架,一二次攪拌系統間設有依據壓力進行調節的滿倉下料機構,從而將物料從一次攪拌系統通入到二次攪拌系統內,連續攪拌,增加設備的加工效率,提高攪拌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帶滿罐自動排料的雙級攪拌系統。
背景技術
攪拌系統是用于機械加工以及建材等加工用的重要設備,具有將不同組成物料進行混合的作用,從而滿足生產的需求,現階段的攪拌系統使用過程中,多采用的是單級攪拌系統,攪拌過程中產生的剪切力不夠,且需要定量向攪拌容器內注入物料,攪拌完成后再加入物料,不僅操作繁瑣,且容易產生攪拌不均勻的問題,同時不能夠連續作業影響了操作效率,鑒于此,針對上述問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設計了帶滿罐自動排料的雙級攪拌系統,解決了現有的背景技術問題。
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帶滿罐自動排料的雙級攪拌系統,包括一對一級攪拌裝置、二級攪拌機構以及一對物料輸送機構,一對所述一級攪拌裝置安裝于地面上,所述二級攪拌機構安裝于地面以下,一對所述物料輸送機構安裝于一對所述一級攪拌裝置上,一對所述一級攪拌裝置設有與二級攪拌機構間設有一對滿倉下料機構;
所述滿倉下料機構包括:下料口、下料管、一對旋轉桿、一對半開板、一對阻攔塊、一對伸縮桿、一對連桿以及一對調節組件;
所述一級攪拌裝置底端設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上連通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內側設有一對旋轉桿,一對所述旋轉桿上套設有一對相互嚙合的半開板,一對所述半開板一側設有一對阻攔塊,一對所述半開板兩側壁面上分別連接有一對伸縮桿,一對所述連桿連接于一對所述一對所述半開板的端部,一對所述連桿與一對所述伸縮桿的伸縮端連接,一對所述伸縮桿內設有一對調節組件與一對所述伸縮桿的伸縮端連接。
所述一級攪拌裝置包括:立式攪拌筒、第一攪拌電機、第一攪拌軸以及行星攪拌架;
所述立式攪拌筒安裝于底面上,所述立式攪拌筒中心設有第一攪拌電機,所述立式攪拌筒內設有第一攪拌軸,所述第一攪拌軸上套設有行星攪拌架,所述第一攪拌電機的驅動端與第一攪拌軸頂端連接,所述立式攪拌筒底端一側開設有下料口。
所述二級攪拌機構包括:攪拌槽、固定架、第二攪拌電機、第二攪拌軸以及門型攪拌架;
所述立式攪拌筒一側設有攪拌槽,所述固定架安裝于攪拌槽頂端開口上,所述固定架頂面設有第二攪拌電機,所述固定架中心開設有旋轉孔,所述旋轉孔內套設有第二攪拌軸,所述第二攪拌軸上套設有門型攪拌架,一對所述下料管端部延伸至攪拌槽頂面。
所述物料輸送機構包括:物料輸送帶以及進料管;
所述立式攪拌筒頂面開口,且立式攪拌筒的頂面設有物料輸送帶,所述立式攪拌筒頂面一側連接有進料管。
所述調節組件包括:插套、調節推桿以及插桿;
所述伸縮桿由固定于下料管內壁面上的插套,以及插裝于插套內的插桿組成,所述插套內設有調節推桿,所述調節推桿的伸縮端與插桿端部連接。
所述下料管端部為彎曲向下的通管,所述下料管與下料口通過一對法蘭盤連接。
一級攪拌裝置分別為鏡像結構布置于攪拌裝置的一側。
所述立式攪拌筒底面設有混凝土底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聚威節能建材有限公司,未經重慶聚威節能建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2382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