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毒性虹鱒和鱸魚剝制標本的制作、保存和標本個體鑒定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623780.7 | 申請日: | 2020-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682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8 |
| 發明(設計)人: | 胡亞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中華鱘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N1/00 | 分類號: | A01N1/00;C12Q1/6888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王玉芳 |
| 地址: | 443100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毒性 虹鱒 鱸魚 標本 制作 保存 個體 鑒定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毒性虹鱒和鱸魚剝制標本的制作、保存和標本個體鑒定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剝制標本的制作過程、保存和標本個體的鑒定。將魚固定為設計好的運動狀態,制作魚頭模型;用保鮮膜包被標本的整個表面,向容器內倒入調制好的石膏,待石膏固化后,將固態石膏分成多塊,取出魚標本;將固態石膏合拼在一起,向其內注入發泡料,制作魚標本的形狀,取出魚模型;根據展示方式選擇魚的側面或者腹部進行切口,剝離皮張;對魚皮進行脫脂,將皮張放入溶有洗衣粉的水中,將表面的油脂去除,然后用酸性白土和鋸末進行脫脂,風干;將魚皮和魚頭模型安裝在魚模型上。本發明提供的制作虹鱒和鱸魚標本的方法對標本制作人員和參觀人員都無身體損害。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虹鱒和鱸魚標本制作領域,涉及一種無毒性虹鱒和鱸魚剝制標本的制作、保存和標本個體鑒定的方法。
背景技術
虹鱒和鱸魚標本在科研展示和教學展示中具有較大的利用價值。虹鱒和鱸魚標本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該標本魚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和生長狀態,可以有效促進水產養殖產業的發展。目前,虹鱒和鱸魚標本制作技術還不夠成熟,幾乎所有的虹鱒和鱸魚標本制作過程都添加了有毒的化學藥劑。最早制作標本添加的是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三氧化二砷具有劇毒性。隨著標本制作的技術越來越成熟,毒性較小的化學藥品(比如硼酸、明礬等)慢慢取代了三氧化二砷,這表明標本的制作技術有了質的飛躍。但這并不能滿足人們對標本的需求,因為現有的制作技術采用硼酸和明礬對剝制標本外皮進行防腐。但是,這也就意味著剝制標本的外皮也是微毒的。亟待一種新型無毒的標本制作技術,以滿足人們對標本的需求。
進一步,隨著標本行業的發展,同一魚類物種標本的數量逐漸增多,標本個體之間容易出現混亂。而標本同時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因為不同的標本個體的采集時間、采集地點、采集人、標本大小、標本圖片、遺傳多樣性、生活習性各不相同。同一物種的不同個體在不同地點表現出的生活習性不盡相同,甚至在同一地點不同季節和不同時間表現處的生活習性也不相同,比如許多魚類物種身體皮膚顏色在不同季節會出現變化。而魚類標本可以很好的體現魚體活著時候的狀態。但是,如果魚類標本個體之間出現混亂,則該標本失去科研價值。亟待一種可以鑒定標本個體的有效方法。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無毒性虹鱒和鱸魚剝制標本的制作、保存和標本個體鑒定的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無毒性虹鱒和鱸魚剝制標本的制作、保存和標本個體鑒定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待制作的魚標本窒息而死,將魚表面清洗干凈,保存在標本制作過程中脫落的魚鱗;
S2:將待制作標本的魚進行拍照,制作標本前要對魚進行詳細拍照,作為制作圖片,以便標本制作和噴漆;并測量魚的各項指標:虹鱒和鱸魚的全長(嘴尖到尾端的距離)、體長、體寬(魚的厚度)、體高(魚的高度)、頭長、頭高、頭寬、吻長、眼徑、眼間距、尾柄長,兩眼中間到背鰭前緣的距離、兩眼中間到胸鰭的距離、眼中間到腹鰭的距離、眼中間到臀鰭的距離、眼中間到尾鰭的距離、魚眼的長度和高度;
S3:固定魚頭的形態,調節好魚口張開的大小,把魚頭放入藻酸鹽印模內,等待藻酸鹽印模徹底凝固,將魚從藻酸鹽印模中取出,母模制作完成;制作玻璃膠樹脂和原子灰樹脂混合物;將混合物緩慢倒入到母模內,使混合物凝固在母模的內壁上,魚頭模型制作完成;將魚頭的模型從母模中取出,根據魚頭進行修補和上色,使魚頭模型逼真于魚頭;
S4:把魚固定為設計好的運動狀態,固定魚鰭在該運動狀態下的伸展程度大小,并用保鮮膜包被標本的整個表面;將被保鮮膜包被的魚放入長方體容器內,向容器內倒入調制好的石膏,待石膏固化后,將固態石膏分成多塊,取出魚標本;
S5:將固態石膏合拼在一起,在固態石膏的內測涂抹石蠟,然后向其內注入發泡料,制作魚標本的形狀,取出魚模型,根據之前測量魚的各項指標的大小打磨魚模型的大小,將魚模型的大小和魚大小一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中華鱘研究所,未經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中華鱘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2378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緩沖器
- 下一篇:一種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