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株緩解內毒素感染的粘膜乳桿菌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623705.0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259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0 |
| 發明(設計)人: | 楊波;陳衛;賈彥;陸文偉;王剛;崔樹茂;趙建新;張灝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A61K35/747;A61P39/02;A61P31/04;A61P1/12;A23C9/123;A23L11/65;A23L11/50;A23L2/38;A23L2/84;C12R1/225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陽光惠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仇鈺瑩 |
| 地址: | 214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緩解 內毒素 感染 粘膜 桿菌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株緩解內毒素感染的粘膜乳桿菌及應用,屬于微生物技術領域。本發明通過大量實驗篩選獲得了一種具有緩解內毒素感染的粘膜乳桿菌CCFM1142,該菌株能夠降低內毒素感染宿主血液中促炎因子的含量,增加抑炎因子的濃度,及穩定腸道菌群組成。通過進一步考察菌株在食物和藥物組合中的應用,實驗表明,含粘膜乳桿菌CCFM1142的食品或藥物可用于制備預防和/或治療內毒素感染,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株緩解內毒素感染的粘膜乳桿菌及應用,屬于微生物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內毒素,又稱脂多糖,是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的重要組成組分。內毒素結構穩定,主要由多糖抗原、核心多糖和類脂A(lipid A)三部分組成。類脂A是脂化的葡萄胺二糖,具有致熱作用,是革蘭氏陰性細菌內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一般情況下,內毒素只有當細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壞菌細胞后才釋放出來,而內毒素結構穩定,只有長時間的高溫處理或以強堿、強酸或強氧化劑輔助高溫處理才能破壞其生物活性。
正常機體腸腔內含有大量的腸道細菌,腸粘膜能夠選擇性地吸收營養成分,并阻止微生物及其有害的代謝物進入。然而,當機體處在應激狀態下或過量使用抗生素時,腸道菌群紊亂,釋放出內毒素,過量的內毒素能夠增加腸道通透性,導致一系列免疫失調,從而引起腸道疾病;而且內毒素通過腸屏障進入血液循環,作用于機體的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內皮細胞、血小板、補體系統和凝血系統等,引起微循環紊亂而導致內毒素休克;內毒素還有加重抑郁癥的可能性。已有研究報道,每年至少有75萬例患者發生內毒素感染休克,其中超過21萬人因此喪命。
目前,針對內毒素感染的治療原則多主張減少內毒素的產生和吸收及改善內毒素引起的微循環障礙。專利CN102406869A公開了一種采用大黃和芍丹等中藥降低內毒素水平的應用方法;有研究發現,多粘菌素能特異性結合內毒素中活性部位類脂A,從而中和或者滅活其毒性(呂根法、衛國等,“多粘菌素B拈抗內毒素的體外作用研究”,《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04,26,14:1252-1254);CN106334540A、CN1864755等專利發明了用于血液灌流的內毒素吸附劑,應用于清除機體內內毒素。雖然,傳統的中藥對內毒素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但療效并不顯著;抗生素并不能有效地清除內毒素,反而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血液凈化法對內毒素有著良好的清除作用,但費用較高,且臨床數據不足。因此,急需安全有效且成本較低的緩解內毒素感染的方法。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株可緩解內毒素感染的粘膜乳桿菌(Lactobacillus mucosae)
[技術方案]
為解決本發明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株粘膜乳桿菌(Lactobacillusmucosae)CCFM1142,所述粘膜乳桿菌CCFM1142已于2020年8月21日保藏于廣東省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保藏編號為GDMCC No:61160,保藏地址為廣州市先烈中路100號大院59號樓5樓。
所述粘膜乳桿菌CCFM1142是從來源于湖南麻陽地區的豬糞樣本中分離得到的,該菌株經測序分析,將測序得到的序列在NCBI中進行核酸序列比對(擴增得到的16S r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結果顯示菌株為粘膜乳桿菌,命名為粘膜乳桿菌(Lactobacillus mucosae)CCFM1142。
所述粘膜乳桿菌CCFM1142在MRS培養基上的菌落呈現乳白色、表面光滑、圓形凸起。
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的粘膜乳桿菌CCFM1142在制備預防和/或治療內毒素感染的產品中的應用。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預防和/或治療內毒素感染包括如下功能:
(1)降低內毒素感染的哺乳動物血清中的LPS含量;
(2)顯著改善內毒素感染的哺乳動物結腸的病理損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237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