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顯微系統的實時大尺度圖像合成算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623367.0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197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磊;劉淑斌;鄭若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5/50 | 分類號: | G06T5/5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313 | 代理人: | 張洪 |
| 地址: | 610065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顯微 系統 實時 尺度 圖像 合成 算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顯微系統的實時大尺度圖像合成算法,涉及顯微光學成像和圖像處理技術領域,該算法采用了多線程的并行圖像采集式,既便捷又迅速;利用多線程技術僅對感興趣區域ROI提取特征,避免了對合成圖像無貢獻的特征點的計算,大大的減少了計算時間和計算步驟,避免了錯誤特征點的影響,提高了所提取特征點的準確度和效率;在GPU加速環境下,并行按由密至疏的方法求取各圖像的匹配對集,極大的減少了對特征點稀疏區域的計算,優先保證密集特征集的匹配,提高了處理效率和精度;基于參考線的長度和斜率篩選最優匹配對,簡化了計算過程;該算法易于實現顯微系統的實時大尺度圖像合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微光學成像和圖像處理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用于顯微系統的實時大尺度圖像合成算法。
背景技術
由于光學成像原理的限制,傳統光學顯微鏡的視場被限制在比較小的范圍內,大多數傳統光學顯微鏡(10×)的物方視場被限制在2.5mm以下,并且采用相對比較笨拙的掃描方式(鏡頭掃描、轉盤掃描)和移動載物臺的方式來進行顯微成像。這不但對觀察樣品特定區域帶來極大不便,特別是對感興趣區域局部細節的把控,而且對大范圍快速觀測微小物體等更是無能為力。顯微領域的處理時間是很寶貴的,一邊掃描一邊再返回去處理數據是十分不科學的。然而,雖然已經有可用于顯微成像的圖像合成算法,但傳統意義上的圖像合成算法要么因速度慢而無法實時成像,往往采取先采集保存圖像再選擇后處理的方式;要么因計算量大精度低等原因而無法形成大尺度成像,這給我們的實時大尺度顯微成像造成很大的困擾。因此,急需一種快捷有效且可實時大尺度成像的圖像合成算法,即一種視頻幀率、合成精度高的顯微圖像合成算法以滿足工程上的需求,該算法可被廣泛應用于生命科學、醫學治療和微納光學等研究領域。
發明內容
本發明在于提供一種顯微系統的實時大尺度圖像合成算法,其能夠緩解上述問題。
為了緩解上述的問題,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顯微系統的實時大尺度圖像合成算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并行采集樣本的多個不同視野的圖像,構成圖像序列S,相鄰兩圖像具有重疊區域,設W為S中的任一圖像;
S2、確定S中各圖像的感興趣區域ROI,設WROI表示W的感興趣區域;
S3、并行提取S中各圖像ROI的特征點集,對于WROI,其特征點集是根據W的待匹配圖像提取的,該待匹配圖像指的是S中與W具有重疊區域的圖像,記為WD,設WDROI表示WD的感興趣區域;
S4、在GPU加速環境下,并行求取S中各圖像的M個匹配對集,
對于W,獲取其M個匹配對集的方法為:
S41、根據WROI的特征點集,基于概率密度函數求取WROI的特征點分布密度情況,根據該特征點分布密度情況,按照由密至疏的順序將WROI劃分為N個子區域,將其中前M個子區域作為有效子區域,按照由密至疏的順序,WROI的有效子區域與WDROI的有效子區域一一對應;
S42、對于WROI的每一有效子區域,將其特征點與其對應有效子區域的特征點匹配,得到多個匹配對并構成W的匹配對集;
S5、對于S中的每一圖像,將其與其待匹配圖像的中心連線,得到參考線;
S6、基于參考線的長度和斜率,從匹配對集篩選出若干最優匹配對;
S7、確定圖像合成區域,對該圖像合成區域進行預處理后,采用最優匹配對在該區域合成得到最終的圖像。
本方案的技術效果是:
1)采用了多線程的并行圖像采集式,既便捷又迅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未經四川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2336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低油性冷卻液
- 下一篇:激光發射控制裝置、方法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