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動清蠟立式多相一體化旋流分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619193.0 | 申請日: | 2020-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748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30 |
| 發明(設計)人: | 邢雷;蔣明虎;趙立新;劉海龍;李新亞;張爽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石油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4C7/00 | 分類號: | B04C7/00;B04C5/103;B04C9/00;B04C5/22;B01D45/08;B01D17/02 |
| 代理公司: | 大慶知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華 |
| 地址: | 163318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立式 多相 一體化 分離 裝置 | ||
1.一種自動清蠟立式多相一體化旋流分離裝置,包括氣相分離模塊(1)、旋流分離模塊(2)和三相分流模塊(3),其特征在于:
所述氣相分離模塊(1)包括氣相分離模塊筒壁(4)、氣相出口法蘭(5)、氣相分離腔(6)、環形氣擋板(7)、氣相集油板(8)和氣相出油管(9);氣相分離模塊筒壁(4)有入流口(18)、入流法蘭、氣相管孔(20)和氣相油管孔(21),氣相油管孔(21)上有螺紋與氣相出油管(9)上的螺紋實現油管的定位;所述氣相出口法蘭(5)與氣相出口(22)相焊接;所述氣相分離腔(6)具有氣相出口(22)、外螺旋流道(23)和分離腔壁,氣相出口(22)位于分離腔壁上方,外螺旋流道(23)環繞在分離腔壁上;所述環形氣擋板(7)位于氣相分離腔(6)內,焊接于分離腔壁的內部,在環形氣擋板(7)邊緣有若干環形板孔(25);所述氣相集油板(8)與分離腔壁配合形成集油區域,氣相集油板(8)的邊緣有集油板出油口(26)用于實現與氣相出油管(9)定位;氣相出油管(9)上端與氣相集油板(8)焊接,下端通過螺紋與氣相油管孔(21)連接;
所述旋流分離模塊(2)包括旋流分離模塊筒壁(10)、集氣錐體(11)、風扇軸承(12)、后置螺旋流道(13)、刮油刀板(14)、防滑栓(15)和風扇柱體(16);所述旋流分離模塊筒壁(10)與氣相分離模塊筒壁(4)螺紋連接,在其內部焊有內支撐板(28)用來支撐前置螺旋流道(27);所述集氣錐體(11)在旋流分離模塊筒壁(10)內部,其上部為錐體,外圍環繞著前置螺旋流道(27),底部存在風扇柱孔(29)與風扇柱體(16)連接;所述風扇軸承(12)與風扇柱體(16)孔配合,其外環上焊接著4片對稱的風扇葉片,每一片葉片上都有三角形防滑栓口(30);所述后置螺旋流道(13)位于刮油刀板(14)的外圍,其外壁與旋流分離模塊筒壁(10)相契合;所述刮油刀板(14)截面是三角形,與防滑栓口(30)形狀相同;所述防滑栓(15)與刮油刀板(14)螺紋配合;所述風扇柱體(16)通過風扇柱孔(29)與集氣錐體(11)螺紋配合;
所述三相分流模塊(3)為單獨零件;筒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設置有外支撐板(31)、三相分離口(35)、砂相出口(32)、水相出口(33)和油相出口(34),砂相出口(32)、水相出口(33)和油相出口(34)分別連接三相分離口(35)下面的三個不同環腔,所述砂相出口(32)、水相出口(33)和油相出口(34)出口方向相同;三相分離口(35)下面的三個不同環腔均為斜向平面,沿出口方向水平高度逐漸降低;分流口法蘭分別焊接于所述砂相出口(32)、水相出口(33)和油相出口(34)上,法蘭上有對稱分布的四個圓孔以便于連接;
所述氣相分離模塊(1)、旋流分離模塊(2)和三相分流模塊(3)三個模塊通過螺紋連接在一起;頂部入流法蘭與底部分流口法蘭保持平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石油大學,未經東北石油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1919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