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氨氮分析裝置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616543.8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3449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青青;徐志偉;胡建坤;唐小燕;張侶倛;江榮寶;任中強;姚俊杰;張杰;方晨霽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譜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78 | 分類號: | G01N21/78;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析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氨氮分析裝置和方法,所述氨氮分析裝置包括多個樣品杯;加液部件和傳輸部件;三維移動機械臂攜帶所述加液部件和傳輸部件三維移動,用于向任一樣品杯和顯色管內加入試劑,以及抽出樣品杯內的液體,并將液體加入到任一顯色管內;顯色管的頂部具有外凸部,自外向內地,所述外凸部內壁傾斜向下;所述傳輸部件適于移動到所述外凸部的上側。本發明具有分析效率高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質監測,特別涉及氨氮分析裝置和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實驗室水中氨氮檢測主要依靠人工,對有濁度、色度干擾的水樣在測試前需進行預處理,其中絮凝沉淀是一種主要的水樣前處理方法,較蒸餾法耗時短,操作簡單。人工檢測的不足之處在于,當水樣較多且復雜時,水樣絮凝沉淀后仍需用濾紙過濾,過程較慢,絮凝處理后的水樣不能夠及時檢測,可能使水樣中的氨氮逸出,檢測結果偏低。
在現有的分析儀器中,多采用單通道進行顯色,待顯色完成后直接進行檢測或將樣品轉移到分光光度計中,于波長420mm處測量吸光度。該技術在測試大量樣品時周期長,連續測試效率低,重復性差,受外界干擾較大。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方案中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分析準確性好、分析效率高、自動化的氨氮分析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氨氮分析裝置,所述氨氮分析裝置包括多個樣品杯;所述氨氮分析裝置還包括:
加液部件和傳輸部件;
三維移動機械臂,所述三維移動機械臂攜帶所述加液部件和傳輸部件三維移動,利用所述加液部件向任一樣品杯和顯色管內分別加入試劑,以及利用所述傳輸部件抽出樣品杯內的液體,并將液體加入到任一顯色管內;
多個顯色管,所述顯色管的頂部具有外凸部,自外向內地,所述外凸部內壁傾斜向下;所述傳輸部件適于移動到所述外凸部的上側。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應用上述氨氮分析裝置的氨氮分析方法,該發明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利用上述的氨氮分析裝置的氨氮分析方法,所述氨氮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1)三維移動機械臂移動,利用加液部件向選擇的樣品杯內加入第一類試劑,樣品和第一類試劑反應;
(A2)傳輸部件抽取選擇的樣品杯內的溶液,所述傳輸部件的底端伸入到外凸部的內部,傳輸部件內的溶液沿著所述外凸部內壁傾斜向下流動,之后沿著顯色管的內壁向下流動;
(A3)單軸機械臂移動,利用加液部件向選擇的顯色管內加入第二類試劑,溶液和第二類試劑發生顯色反應;
在發生顯色反應的同時,利用步驟(A1)-(A2)的方式將多個樣品杯內的溶液加到其它顯色管內,并完成第二試劑的施加,且其它顯色管中的部分進行顯色反應;
(A4)顯色反應后的溶液轉移到檢測器檢測;
任一顯色管內的第二類試劑的施加、顯色反應和檢測依次并循環進行。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為:
1.結構簡單;
采用傳輸部件即可完成高通量樣品的混勻、過濾、取樣等功能,取樣針與過濾網一體式成型,減小樣品殘留,過濾網可過濾樣品中30μm以上的顆粒物,自動化清洗取樣針;
2.分析準確性好;
顯色管上端的外凸部內壁傾斜,有效地防止樣品定量過程中液體飛濺、滴落,提高了定量的準確性;
光電式液位傳感器的設置,提高了樣品定量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譜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杭州譜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1654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