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渦槳飛機雙桿形式油門臺的機械互鎖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611101.4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232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28 |
| 發明(設計)人: | 孟軍紅;化東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4D31/04 | 分類號: | B64D31/04;B64D31/14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衛媛媛 |
| 地址: | 710089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飛機 形式 油門 機械 互鎖 保護裝置 | ||
1.一種渦槳飛機雙桿形式油門臺的機械互鎖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互鎖保護裝置包括正拉力桿(1)、反槳桿(2)、凸輪變換裝置(3)、第一拉桿機構(4)、第二拉桿機構(5)、油門臺體(6)、限位裝置(7)、反槳桿旋轉部件(8)、滾動卡銷(9)、油門角度傳感器(10),其中:
正拉力桿(1)為中空的桿狀結構,正拉力桿(1)內設置有凸輪變換裝置(3),凸輪變換裝置(3)包括凸輪變換機構A和凸輪變換機構B;
凸輪變換裝置(3)下端通過第一拉桿機構(4)與反槳桿旋轉部件(8)連接,凸輪變換裝置(3)下端通過第二拉桿機構(5)與滾動卡銷(9)連接,反槳桿(2)的一端與凸輪變換裝置(3)側面連接,反槳桿(2)通過凸輪變換裝置(3)和第一拉桿機構(4)相連、第二拉桿機構(5)相連;
油門臺體(6)內部設置有限位裝置(7),限位裝置(7)包括AB段通槽、CD段通槽和DE段通槽,所述AB段通槽的半徑大于CD段通槽的半徑,BC段通槽和DE段通槽均為徑向的中空卡槽結構;滾動卡銷(9)在限位裝置(7)的軌道中運動;第二拉桿機構(5)下端與彈簧的一端連接,滾動卡銷(9)與所述彈簧的另一端相連,彈簧彈力使滾動卡銷(9)向沿正拉力桿(1)徑向向外運動;
油門角度傳感器(10)的固定端設置在油門臺體(6)上,反槳桿旋轉部件(8)通過齒輪嚙合驅動油門角度傳感器(10)的旋轉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互鎖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
滾動卡銷(9)在限位裝置(7)的AB段通槽內移動時,用于正拉力桿(1)在空中操作區域控制發動機起飛~飛行慢車的功率;
滾動卡銷(9)在限位裝置(7)的CD段通槽內移動時,用于正拉力桿(1)在地面操作區域控制發動機飛行慢車~地面慢車的功率;
滾動卡銷(9)在限位裝置(7)的BC段通槽內移動時,正拉力桿(1)位于飛行慢車位置,用于反槳桿(2)解鎖正拉力桿(1),使正拉力桿(1)從空中操作區域進入地面操作區域;
滾動卡銷(9)在限位裝置(7)的DE段通槽內移動時,正拉力桿(1)位于地面慢車位置,用于反槳桿(2)在地面區域控制發動機反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互鎖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B段通槽和CD段通槽均為以正 拉力桿(1)旋轉軸為中心為圓弧形中空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互鎖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輪變換機構A的功能:正拉力桿(1)在起飛~飛行慢車和飛行慢車~地面慢車之間運動時,凸輪變換機構A將正拉力桿(1)的力通過機械軸傳遞→第一拉桿機構(4)→反槳桿旋轉部件(8)→油門角度傳感器(10);反槳桿(2)從收起位置→飛行慢車解鎖位置時,反槳桿(2)的旋轉運動不傳遞至反槳桿旋轉部件(8);反槳桿(2)從飛行慢車解鎖位置→最大反槳時,反槳桿(2)的旋轉運動傳遞至反槳桿旋轉部件(8),驅動油門角度傳感器(1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互鎖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輪變換機構B的功能:正拉力桿(1)在起飛~飛行慢車和飛行慢車~地面慢車之間運動時,凸輪變換機構B將正拉力桿(1)的力通過機械軸傳遞→第二拉桿機構(5)→滾動卡銷(9),驅動滾動卡銷(9)AB和CD段通槽內運動;反槳桿(2)從反槳桿收起位置→飛行慢車解鎖位置→最大反槳時,驅動滾動卡銷(9)在BC和DE段通槽內運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互鎖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油門角度傳感器(10)用于測量正拉力桿(1)的旋轉角度和反槳桿(2)的旋轉角度。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機械互鎖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油門角度傳感器(10)的轉動軸通過齒輪與反槳桿旋轉部件(8)的齒輪傳動裝置嚙合驅動。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械互鎖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正拉力桿(1)在地面慢車位置和飛行慢車位置時,反槳桿(2)的一端連接凸輪變換裝置(3),反槳桿(2)的另一端以凸輪變換裝置(3)為圓心旋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未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1110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乳品廢水處理新工藝
- 下一篇:一種飛機燃油系統附件故障診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