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改性瀝青及制備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610614.3 | 申請日: | 2020-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599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德洋;孟凡榮;王穎;胡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新防水(安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95/00 | 分類號: | C08L95/00;C08L53/02;C08L23/08;B02C7/04;B02C7/12 |
| 代理公司: | 滁州創科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7 | 代理人: | 洪余節 |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滁州市全***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改性瀝青 制備 系統 | ||
1.一種改性瀝青的制備裝置,所述改性瀝青包括:4%-5%重量份的苯乙烯-丁二烯嵌段聚合物,0.8%-2.3%重量份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其余為基質瀝青;所述苯乙烯-丁二烯嵌段聚合物為星型且顆粒度不大于4微米,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溶度參數介于8.1-8.3(卡/厘米3)1/2之間,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研磨苯乙烯-丁二烯嵌段聚合物的研磨裝置,所述研磨裝置包括:
定子;
轉子,所述定子和轉子之間形成軸截面為N形的研磨間隙,N形的研磨間隙從底部進料,從進料端到出料依次為一級研磨腔、二級研磨腔以及三級研磨腔;所述一級研磨腔、二級研磨腔以及三級研磨腔研磨間隙依次減??;所述三級研磨腔的間隙厚度介于4-6微米之間;
所述定子上位于所述一級研磨腔和二級研磨腔的側壁上均設置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的深度沿著研磨方向逐漸變??;
蓋體,其固定安裝在定子上并包覆所述轉子,所述蓋體與定子、轉子間形成出料空腔;
進料管,其設置于所述定子的底部中心,并與一級研磨腔底部連通;
出料管,其設置于所述定子的側面,并與出料空腔連通;
溫度維持機構,其用于對所述螺旋槽的槽壁進行溫度維持,物料進入螺旋槽內即脫離研磨,螺旋槽內的物料溫度不再因研磨而持續升高,使螺旋槽內的物料在再次進入一級研磨腔或二級研磨腔前溫度降低到18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瀝青的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內間隔設置有斜面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瀝青的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子上相對三級研磨腔的內壁上設置有環形槽,所述環形槽上連通有兩管道,兩管道與環形槽形成循環冷卻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改性瀝青的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螺旋桿,所述螺旋桿沿進料管軸向設置于進料管內,且螺旋桿與轉子底部中心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改性瀝青的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動力機構,其用于驅動轉子自旋轉。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改性瀝青的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機構包括軸桿、第一帶輪、第二帶輪、皮帶以及伺服電機,所述軸桿共軸連接在所述轉子的頂部,并貫穿轉動連接在所述蓋體上,所述第一帶輪共軸設置在軸桿頂部,所述伺服電機安裝在固定基礎上,所述第二帶輪固定設置在伺服電機的轉軸上,所述第二帶輪與第一帶輪通過皮帶傳動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新防水(安徽)有限公司,未經北新防水(安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1061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交互式數據血緣關系可視化表示方法、系統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動密封傳動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