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活和建筑垃圾資源化循環利用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609610.3 | 申請日: | 2020-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473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4 |
| 發明(設計)人: | 何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何娜 |
| 主分類號: | F23G5/02 | 分類號: | F23G5/02;F23G5/027;F23G5/46;B03B9/06;B09B3/00;B09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宇正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76 | 代理人: | 于理科 |
| 地址: | 541000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活 建筑 垃圾 資源 循環 利用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生活和建筑垃圾資源化循環利用工藝,屬于環保技術領域,本發明可以通過在系統內進行有機融合,將處理生活垃圾所得到的產物包括能源用于建筑垃圾上,不會產生二次污染,實現了建筑垃圾與生活垃圾的資源化循環綜合利用,顯著降低回收處理的成本,同時創新性的采用全新的建筑垃圾處理方式,通過生活垃圾中的產物中水對建筑垃圾進行浮選,然后通過新型除鐵機對潮濕的建筑垃圾進行處理,基于磁鐵對鐵制品的磁吸力,迫使建筑垃圾上升與中空破碎錐直接發生沖擊破碎,同時利用生活垃圾處理時的高溫煙氣沿縫隙對潮濕的建筑垃圾進行加熱,利用液態水轉變為氣態水時巨大的體積膨脹來提高破碎效果及效率,優化建筑垃圾的整體處理工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保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生活和建筑垃圾資源化循環利用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生產與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廢物也隨之迅速增加,生活垃圾占用土地,污染環境的狀況以及對人們健康的影響也越加明顯。城市生活垃圾的大量增加,使垃圾處理越來越困難,由此而來的環境污染等問題逐漸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同樣地,在飛速發展的城市中,建筑垃圾也越來越多,建筑垃圾是指建設、施工單位或個人對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管網等進行建設、鋪設或拆除、修繕過程中所產生的渣土、棄土、棄料、淤泥及其他廢棄物。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建筑業也同時快速發展,相伴而產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中國建筑垃圾的數量已占到城市垃圾總量的1/3以上。
而對于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處理,全國各大中城市仍然是將絕大多數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運到城市郊區廢棄物堆場堆放,或者是直接進行填埋,但這樣處理危害極大:1、占用大量土地面積;2、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3、破壞土壤結構、造成地表沉降,尤其是建筑垃圾重復利用率很高,但是在回收處理時垃圾中的鐵制品往往需要人工去除或者磁鐵去除,而鐵制品與垃圾相結合的話便很難直接處理,不僅影響回收效率,同時垃圾的重制質量較低。
發明內容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活和建筑垃圾資源化循環利用工藝,可以通過對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進行空間上的分開處理,在系統內進行有機融合,將處理生活垃圾所得到的產物包括能源用于建筑垃圾上,不會產生二次污染,實現了建筑垃圾與生活垃圾的資源化循環綜合利用,顯著降低回收處理的成本,同時創新性的采用全新的建筑垃圾處理方式,通過生活垃圾中的產物中水對建筑垃圾進行浮選,去除部分木塊、塑料雜物,然后通過新型除鐵機對潮濕的建筑垃圾進行處理,基于磁鐵對鐵制品的磁吸力,迫使建筑垃圾上升與中空破碎錐直接發生沖擊破碎,同時利用生活垃圾處理時的高溫煙氣沿縫隙對潮濕的建筑垃圾進行加熱,利用液態水轉變為氣態水時巨大的體積膨脹來提高破碎效果及效率,并利用反復的升降對剩余的建筑垃圾進行預破碎和烘干,過程產生的粉塵可以隨氣態水一起被收集,高效無污染且降低后續的細化破碎壓力,優化建筑垃圾的整體處理工藝。
2.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生活和建筑垃圾資源化循環利用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生活垃圾處理:
a1、將生活垃圾由專用運輸車運輸到處理廠,通過垃圾吊將生活垃圾送入發酵池進行發酵處理,垃圾降解產生的沼氣經引風機送入熱解氣化焚燒爐作為能源;
a2、將發酵池內的生活垃圾發酵產生的滲透液過濾后送入滲透液處理池,滲透液經混凝沉淀+UASB+MBR+NF的處理得到中水;
a3、將步驟a2除中水外產生的污泥經濃縮與發酵后的生活垃圾混合后送入焚燒爐進行熱解氣化,熱解氣化后產生的焦渣備用,鍋爐吸收熱解氣化的熱能并產生蒸汽用于推動汽輪機組發電;
B:建筑垃圾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何娜,未經何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0961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