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據源對接的方法、裝置、處理器和數據源對接的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608271.7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315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9 |
| 發明(設計)人: | 于翔;魏韜 | 申請(專利權)人: | 智慧神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8/20 | 分類號: | G06F8/20;G06F9/445;G06F9/4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霍文娟 |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源 對接 方法 裝置 處理器 系統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數據源對接的方法、裝置、處理器和數據源對接的系統。該方法包括:建立可視化的數據源模型,數據源模型為采用XML描述語言描述數據源的模型,數據源模型具有數據源的設計參數,設計參數包括接入協議、接入地址、連接參數、適配類型以及數據類型;控制規則引擎對數據源模型進行解析,并根據解析結果調用對應的適配器;控制規則引擎確定待對接的計算機系統的訪問信息,訪問信息為訪問計算機系統所需的信息;根據適配器和訪問信息,完成數據源模型與計算機系統的對接。該方法實現了對各種不同類型的數據源的統一的定義,較好地避免了現有技術中不同類型的數據源對接需要不同的適配器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數據源接入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數據源對接的方法、裝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處理器和數據源對接的系統。
背景技術
在企業集成領域,數據源的對接是一個關鍵的技術。由于應用系統的實現技術多樣性,以及各種遺留系統的復雜性,使得數據接入成為一個復雜有費力的工作。目前的數據源接入實現方案,主要是針對不同類型數據源開發相應的接入適配器,適配器開發難度較大。
因此,亟需一種方法,來解決現有技術中不同類型的數據源對接需要不同的適配器的問題。
在背景技術部分中公開的以上信息只是用來加強對本文所描述技術的背景技術的理解,因此,背景技術中可能包含某些信息,這些信息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并未形成在本國已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數據源對接的方法、裝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處理器和數據源對接的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不同類型的數據源對接需要不同的適配器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數據源對接的方法,包括:建立可視化的數據源模型,所述數據源模型為采用XML描述語言描述數據源的模型,所述數據源模型具有所述數據源的設計參數,所述設計參數包括接入協議、接入地址、連接參數、適配類型以及數據類型;控制規則引擎對所述數據源模型進行解析,并根據解析結果調用對應的適配器;控制所述規則引擎確定待對接的計算機系統的訪問信息,所述訪問信息為訪問所述計算機系統所需的信息;根據所述適配器和所述訪問信息,完成所述數據源模型與所述計算機系統的對接。
可選地,建立可視化的數據源模型,包括:建立數據源配置器;獲取所述數據源的所述設計參數;根據所述設計參數,從所述數據源配置器中以拖拽方式調用所述接入協議、所述接入地址、所述連接參數、所述適配類型以及所述數據類型,以生成所述數據源模型。
可選地,根據所述設計參數,從所述數據源配置器中以拖拽方式調用所述接入協議、所述接入地址、所述連接參數、所述適配類型以及所述數據類型,以生成所述數據源模型,包括:根據所述設計參數,從所述數據源配置器中以拖拽方式調用所述接入協議、所述接入地址、所述連接參數、所述適配類型以及所述數據類型,以生成預備數據源模型;對所述預備數據源模型進行調試;從所述數據源配置器中以拖拽方式調用監控模塊,并將所述監控模塊接入調試后的所述預備數據源模型,以生成所述數據源模型。
可選地,所述解析結果包括所述適配類型,控制規則引擎對所述數據源模型進行解析,并根據解析結果調用對應的適配器,包括:控制規則引擎加載所述數據源模型;控制所述規則引擎對加載后的所述數據源模型進行解析,以確定所述適配類型;根據確定的所述適配類型,控制所述規則引擎調用對應的適配器。
可選地,控制所述規則引擎確定待對接的計算機系統的訪問信息,包括:控制所述規則引擎獲取待對接的計算機系統的原始訪問信息,所述原始訪問信息至少包括用戶名密碼以及查詢關鍵字;控制所述規則引擎對所述原始訪問信息進行處理,以確定所述訪問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智慧神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智慧神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0827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