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過濾氣體的露點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606608.0 | 申請日: | 2020-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583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賓;何偉生;陳新準;馬鵬飛;鄭曉銀;趙羅恒;劉光亮;邱國財;劉新雅;張運龍;奉貞麗;李修龍;傅王勇;李國寧;周海崠;吳凱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奧松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5/66 | 分類號: | G01N25/66 |
| 代理公司: | 廣州潤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偉斌 |
| 地址: | 510336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過濾 氣體 露點 檢測 裝置 | ||
1.一種可過濾氣體的露點檢測裝置,包括控制系統、結露系統、光電檢測系統,所述結露系統、光電檢測系統分別連接于所述控制系統,所述光電檢測系統包括檢測組件(101)和檢測蓋體(102),所述檢測蓋體(102)內設有檢測腔(1022),所述結露系統位于所述檢測腔(1022)底部,所述檢測組件(101)位于所述檢測腔(1022)頂部,所述檢測蓋體(102)側壁設有對應通孔(102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氣體過濾裝置,所述氣體過濾裝置與所述通孔(1021)適應設置,或罩于所述結露系統上方;所述結露系統包括,
測溫計(106)為四線制鉑電阻,且其外表面設有導熱硅脂層或導熱膠層;
制冷片(107),其上表面為制冷面,下表面為散熱面;
導熱結構(105),其下表面與所述制冷面連接,以將所述制冷面的冷量傳遞至所述導熱結構(105)的上表面,所述導熱結構(105)還連接于所述測溫計(106);
鏡面(103),其下表面與所述導熱結構(105)上表面連接,以將所述導熱結構(105)上表面的冷量傳遞至所述鏡面(103)的上表面,使作業環境中的水蒸氣結露于所述鏡面(103)的上表面;
密封圈(104),所述密封圈(104)大體為梯形臺狀,所述梯形臺側面沿所述導熱結構(105)圍繞形成一個框架體,并包裹住所述鏡面(103)的周邊,所述導熱結構(105)、鏡面(103)、測溫計(106)均圍蔽于密封圈(104)內,密封圈(104)的上表面與其下表面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密封圈(104)的下端部圍蔽于所述制冷片(107)的上端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過濾氣體的露點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過濾裝置面積大于所述通孔(1021)面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可過濾氣體的露點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過濾裝置為多層PTFE微孔膜,具有過濾包括細菌在內的所有塵埃顆粒的作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可過濾氣體的露點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蓋體(102)為實體結構并設有外壁(1023)和內壁(1024),所述通孔(1021)由所述外壁(1023)延伸至所述內壁(1024),所述外壁(1023)和內壁(1024)之間設有內腔(1025),所述氣體過濾裝置嵌入所述內腔(1025)中并對應所述通孔(102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過濾氣體的露點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過濾裝置罩于所述鏡面上,所述氣體過濾裝置高度位于所述鏡面(103)與所述通孔(1021)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過濾氣體的露點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腔(1022)頂部設有卡槽(1026),所述卡槽(1026)內嵌入所述檢測組件(101),所述檢測組件(101)連接所述控制系統。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可過濾氣體的露點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組件(101)包括激光光源和接收光組件,所述激光光源射出激發光,所述接收光組件接收所述激光光源通過所述鏡面(103)反射的激發光。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可過濾氣體的露點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和所述接收光組件分別設有一個,所述激光光源與所述接收光組件呈一體式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可過濾氣體的露點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設有一個,所述接收光組件設有多個,所述激發光與所述鏡面(103)呈60°~90°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奧松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奧松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0660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