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襯底、復合薄膜及其制備方法,及射頻濾波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605509.0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3616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洋洋;李真宇;楊超;胡卉;劉阿龍;連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晶正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3/02 | 分類號: | H01L33/02;H01L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長明;許偉群 |
| 地址: | 250100 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港***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襯底 薄膜 及其 制備 方法 射頻 濾波器 | ||
1.一種復合襯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襯底從下至上依次包括單晶硅襯底層(110)和第一多晶硅層(170),所述第一多晶硅層(170)包括單晶硅融合層(120)、第二多晶硅層(130)以及二氧化硅層(140);
其中,所述單晶硅融合層(120)與所述單晶硅襯底層(110)一體成型;所述單晶硅融合層(120)靠近所述第二多晶硅層(130)的一側形成有融合凸起(150);所述單晶硅襯底層(110)、單晶硅融合層(120)以及融合凸起(150)中單晶硅的晶向相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襯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單晶硅融合層(120)通過所述第一多晶硅層(170)氧化形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襯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單晶硅融合層(120)的厚度大于等于1nm、小于等于20n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襯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多晶硅層(130)的厚度大于等于100nm、小于等于3μ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襯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凸起(150)的長度大于等于5nm、小于等于20nm;所述融合凸起(150)的寬度大于等于1nm、小于等于20nm。
6.一種復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薄膜從下到上依次包括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復合襯底和功能薄膜層(160),其中,所述復合襯底的上表面做平坦化處理,且可與所述功能薄膜層(160)鍵合。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復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薄膜層(160)為鈮酸鋰晶體、鉭酸鋰晶體、磷酸鈦氧銣晶體、磷酸鈦氧鉀晶體、硅晶體、鍺晶體或砷化鎵晶體。
8.一種射頻濾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6-7任一項所述的復合薄膜。
9.一種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單晶硅襯底層上生長多晶硅,并對其進行平坦化至第一目標厚度,形成第一多晶硅層;
將所述單晶硅襯底層和所述第一多晶硅層置于氧化爐中并加熱,得到復合襯底;其中,所述復合襯底從下至上依次包括單晶硅襯底層、單晶硅融合層、第二多晶硅層以及二氧化硅層;
對所述二氧化硅層進行平坦化至第二目標厚度;
在平坦化后的二氧化硅層上制備功能薄膜層,得到復合薄膜。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單晶硅襯底層上生長多晶硅,并對其進行平坦化至第一目標厚度,得到第一多晶硅層包括:
將單晶硅襯底層在溫度大于等于580℃、小于等于650℃,壓力大于等于0.1Torr、小于等于0.4Torr的條件下通入氣體SiH4,生長厚度為1.8μm的多晶硅;
對所述多晶硅機械拋光至1.4μm,得到第一多晶硅層。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所述單晶硅襯底層和所述第一多晶硅層置于氧化爐中并加熱,得到復合襯底包括:
將所述單晶硅襯底層和所述第一多晶硅層置于溫度大于等于800℃、小于等于1000℃的氧化爐中加熱至少10h,至多30h,得到復合襯底。
12.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離子注入法結合鍵合分離法,或者,利用鍵合法結合研磨拋光法,在隔離層上制備功能薄膜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晶正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濟南晶正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0550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區塊鏈審計溯源系統
- 下一篇:一種超薄型貼片式RFID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