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等高線-巖層露頭界線立體與平面轉換教學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605212.4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989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24 |
| 發明(設計)人: | 焦騫騫;張勝印;謝志鵬;董有浦;陳愛兵;李波;鐘軍偉;劉學龍;劉益;師爽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9B25/06 | 分類號: | G09B25/06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龍燕 |
| 地址: | 650000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等高線 巖層 露頭 界線 立體 平面 轉換 教學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等高線?巖層露頭界線的立體與平面轉換教學裝置,涉及教學輔助教具技術領域。本發明的模型主體采用透明材料的山體模型,并繪制或貼附有深色等高線并標有鏤空標識,同時設置了輔助的操作架、提拉把手等輔助配件,可以將模型表面繪制的內容投影實現立體至平面的轉化,便于學生的理解;本發明的巖層出露界線主體為深色不透光的可塑形布料,可以通過改變巖層界線的產狀,進而演化出多種不同的教學模型,同時也解決使用過程中原來需要搬運或準備多個教學模型,現在只需要一個教學模型即可實現;本發明實現等高線模型的立體等高線與平面等高線轉換,同時巖層界線作為變量進行變換,便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教學輔助教具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標識等高線及可變巖層露頭界線且實現立體與平面轉換的教學模型。
背景技術
等高線指的是地形圖上高程相等的相鄰各點所連成的閉合曲線。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點連成的閉合曲線,并垂直投影到一個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縮繪在圖紙上,就得到等高線,等高線的運用是非常廣泛的,如水庫建設,公路、鐵路線的設計,山地、丘陵發展林業等等,都需要用到等高線;
地質界線是指地質圖中是各種地質體的分界線,是地面與地質體界面的交線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準確地標定地質界線是保證圖幅符合地質現象實際出露客觀存在的前提。而沉積巖層之間地質界線的繪制是正確繪制地質圖的基礎。
然而,在構造地質學的教學過程中,如何將現實中的(立體的)巖層露頭界線正確的繪制到地形圖中從而形成一幅地形地質圖是重要且難以理解的內容之一。書本上只能體現平面示意圖,因此有了此類教學模型,但是,現有教學模型多為實體的不透明的模型,且因為地層界線與地形之間的關系,一般一組有5個教學模型(即水平巖層1個,直立巖層1個,傾斜巖層3個),使得教師在教學時每次需要攜帶5個教學模型,同時現有的解剖模型也沒有配備相應的投影設施,無法通過投影將立體模型轉換到平面上,學生無法直接的觀察到投影變換的過程,影響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現有技術的山體地形教學模型功能單一,無法實現平面與立體的轉化,同時現有的教學模型根據變量需要多個模型,不方便攜帶及使用。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等高線-巖層露頭界線的立體與平面轉換教學裝置,實現等高線模型的立體等高線與平面等高線轉換,同時將巖層露頭界線的產狀作為變量進行變換,便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等高線-巖層露頭界線的立體與平面轉換教學裝置,包括模型主體、巖層露頭界線和投影部,所述模型主體為透明材料的山體模型,模型主體上端面為山體結構,山體結構上繪制或貼附有深色等高線并標有鏤空標識,側面標繪有巖層傾角標識,巖層傾角標識間隔10°;所述模型主體的上端面貫通覆蓋式的安裝可活動調節的巖層露頭界線,所述模型主體的側面安裝投影部,所述投影部由基座、伸縮萬向部和投影光源部組成,基座安裝于模型主體側面,基座上安裝伸縮萬向部,并于伸縮萬向部末端安裝投影光源部。
進一步的,所述模型主體側面安裝的投影部,通過可延伸至上端的投影光源部將模型主體表面的等高線、鏤空標識及覆蓋的地層界線正投影實現立體對平面的轉化。
進一步的,所述巖層露頭界線主體為深色不透光的可塑形布料,所述地層界線兩端可活動的貼附于模型主體兩側;
所述巖層露頭界線的可塑形布料通過一面間隔安裝的吸盤與模型主體貼附固定,可塑形布料由內部塑形條、彈性元件和外部包裹套構成;
所述內部塑形條交錯安裝并由外部包裹套包裹,內部塑形條可改變巖層露頭界線寬度及貼合模型主體的任意位置;
所述的可塑形布料的內部塑形條和彈性元件間隔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模型主體的對稱側設置有提拉把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0521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K-Medoids和BP神經網絡的路感模擬方法
- 下一篇:一種可伸縮式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