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TPU效果改色車衣及制備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604518.8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406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旭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昂斯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J7/29 | 分類號: | C09J7/29;C09J7/38;C09J133/04;B60J1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江裕強;張金福 |
| 地址: | 515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tpu 效果 改色 制備 工藝 | ||
1.一種TPU效果改色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TPU效果改色車衣包括防護層、多層效果改色層、TPU透明基層、粘合層,所述防護層、多層效果改色層、TPU透明基層、粘合層從上到下依次設置,所述防護層包括離型防護層與多功能防護層,TPU透明基層至少其中一面設有一層多層效果改色層,粘合層包括膠水層和防粘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TPU效果改色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型防護層與防粘層由無規共聚PET制成,多功能防護層由聚丙烯脂體系制成,多層效果改色層由PU油墨體系制成,基材層由聚醚-聚酯共聚物或熱塑性脂肪族聚氨酯彈性體體系制成,膠水層由聚丙烯酸酯體系制成壓敏膠粘合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TPU效果改色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防護層由聚丙烯脂體系制成,其組分為:二甲基類辛基丙烯酸類30~50份、二官能團聚氨酯丙烯酸共聚物成膜助劑40~60份、甲基異丁基酮20~30份、乙酸丁酯20~30份以及附著力促進劑0.4~0.6份。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TPU效果改色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層效果改色層由PU油墨體系制成,其組分為:固體樹脂50~60份、二甲基甲酰胺30~60份、甲基乙基酮5~40份、固體顏料1~40份、功能材料粉末0.5~10份,潤濕促進劑0.5-5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TPU效果改色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固體樹脂為60~90A聚醚-聚酯共聚物、聚酯型脂肪族TPU、聚醚型脂肪族TPU中的一種或多種。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TPU效果改色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材料粉末能為珠光粉、熒光粉、夜光粉、溫變粉、光變粉、反光粉、消光粉、閃銀粉、銀漿、變色粉、鐳射粉、等一種或多種混合。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TPU效果改色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TPU基材層由聚醚-聚酯共聚物或熱塑性脂肪族聚氨酯彈性體體系制成,其組分為:硬度80~95A的聚醚-聚酯共聚物或硬度為85~95A的熱塑性脂肪族聚氨酯彈性體80~90份、爽滑劑1~7份、透母粒0.5~2份。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TPU效果改色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膠水層由聚丙烯酸酯體系制成壓敏膠粘合劑,其組分為:聚丙烯酸酯類30~40份,甲苯25份,乙酸乙酯30~40份以及適量的低聚硅烷偶聯劑0.5份。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TPU效果改色車衣,其特征在于離型防護層厚度為0.025-0.08mm,多功能防護層厚度為0.01-0.05mm,多層效果改色層厚度為0.015-0.08mm,TPU透明基層厚度為0.05-0.3mm,膠水層厚度為0.01-0.05mm,防粘層厚度為0.05-0.3mm。
10.一種TPU效果改色車衣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1:形成TPU透明基層:按照配方配置材料,隨后將全部材料在溫度160-200℃的條件下熔融擠出壓延成型成0.12mm的TPU基材基材層;
步驟2:形成上或下的多層效果改色層:按照配方配置原料,通過反應釜混合均勻制備多層效果改色層涂覆以PET薄膜與PP紙作為轉移;
步驟3:膜轉移:將承載多層效果改色層的PET薄膜或PP紙以全干150~200℃高溫層壓貼合到TPU透明基層;
步驟4:形成下膠水層:按照配方配置材料,混合均勻制成自交聯壓敏膠涂覆于PET薄膜作為轉移;
步驟5:形成粘合層:將下膠水層以半干的常溫層壓方式粘合到TPU透明基層或多層效果改色層的下表面;
步驟6:形成上多功能防護層:按照配方配置材料,并按照比例進行AB雙組分調配,其中A組分主要為聚丙烯酸酯類共聚物,B組分含有氨基甲酸酯固化組分,然后涂覆于用濾網進行過濾后通過輥涂施工直接涂覆于PET離型膜,然后直接貼合TPU層或多層效果層的上表面;
步驟7:形成防護層:通過50-100℃烘干,然后送入60℃恒溫房熟化至少48小時,待原料熟化后,完成防護層,完成TPU效果改色車衣的制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昂斯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昂斯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04518.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面向各類組織進行網格化管理系統
- 下一篇:一種用于鑄鍛作業的裝夾翻轉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