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鎖工件表面精加工裝置及其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604093.0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830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4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朱金勇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浦江縣杰靈銅壓鑄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23/04 | 分類號: | B23P23/04;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專橙律師事務(wù)所 33313 | 代理人: | 鄭騎鋒 |
| 地址: | 3222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工件 表面 精加工 裝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種鎖工件表面精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架(1)、臺階加工裝置(2)、鎖扣槽打磨裝置(3)、端面打磨裝置(4)、打孔裝置(5)、倒角裝置(6)、攻絲裝置(7)和去毛刺校準(zhǔn)裝置(8);在支撐架(1)的安裝臺上從右向左依次安裝有臺階加工裝置(2)、鎖扣槽打磨裝置(3)、端面打磨裝置(4)、打孔裝置(5)、倒角裝置(6)、攻絲裝置(7)和去毛刺校準(zhǔn)裝置(8);支撐架(1)上通過滑動導(dǎo)軌連接有多個夾持裝置(11);多個夾持裝置(11)分別位于臺階加工裝置(2)、鎖扣槽打磨裝置(3)、端面打磨裝置(4)、打孔裝置(5)、倒角裝置(6)、攻絲裝置(7)和去毛刺校準(zhǔn)裝置(8)上部;臺階加工裝置(2)包括第一臺階加工裝置(21)和第二臺階加工裝置(22);第一臺階加工裝置(21)和第二臺階加工裝置(22)相同,且互為鏡像放置;第一臺階加工裝置(21)位于第二臺階加工裝置(22)一側(cè);第一臺階加工裝置(21)包括第一夾具(212)、第一移動平臺(211)和擴孔裝置(213);第一移動平臺(211)位于第一夾具(212)夾持的鎖殼體的軸線方向上;擴孔裝置(213)固定在第一移動平臺(211)上;擴孔裝置(213)加工刀具為臺階型。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鎖工件表面精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扣槽打磨裝置(3)包括第一固定裝置(31)、第二固定裝置(32)和打磨砂輪(33);打磨砂輪(33)位于第一固定裝置(31)和第二固定裝置(32)之間;且打磨砂輪(33)位于鎖扣槽內(nèi);第一固定裝置(31)和第二固定裝置(32)關(guān)于打磨砂輪(33)相互對稱;第一固定裝置(31)和第二固定裝置(32)通過連接軸可以相向運動。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鎖工件表面精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打磨裝置(4)包括第一固定架(41)、第二固定架(42)和放料架(43);放料架(43)位于第一固定架(41)和第二固定架(42)之間;第一固定架(41)和第二固定架(42)關(guān)于放料架(43)相互對稱;第一固定架(41)和第二固定架(42)的右側(cè)分別固定有粗打磨裝置(44),第一固定架(41)和第二固定架(42)的左側(cè)分別固定有精打磨裝置(45)。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鎖工件表面精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打孔裝置(5)上部的夾持裝置(11)上設(shè)有轉(zhuǎn)動氣缸,通過轉(zhuǎn)動氣缸帶動夾持裝置(11)轉(zhuǎn)動,將豎直橫向放置的鎖殼體轉(zhuǎn)變?yōu)樨Q直縱向放置的,通過打孔裝置(5)對鎖殼體上貫穿孔進行打孔。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鎖工件表面精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裝置(6)包括第一倒角裝置(61)、第二倒角裝置(62)和第三固定架(63);第一倒角裝置(61)和第二倒角裝置(62)分別連接在第三固定架(63)平行的兩個側(cè)邊上;第一倒角裝置(61)和第二倒角裝置(62)通過導(dǎo)向桿連接在第三固定架(63)上,且相對第三固定架(63)可以運動。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鎖工件表面精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臺階加工裝置(2)、鎖扣槽打磨裝置(3)和端面打磨裝置(4)中放置鎖殼體的放料架位于同一直線上。
7.一種鎖工件表面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加工步驟:
S1:將粗加工過的鎖殼體投通過夾持裝置(11)放到第一臺階加工裝置(21)對鎖殼體套筒一端進行車臺階,擴孔裝置(213)為具有臺階形狀的刀具,通過擴孔裝置(213)對鎖殼體套筒一端加工臺階;
S2:通過夾持裝置(11)將鎖殼體移動到第二臺階加工裝置(22)上,對鎖殼體套筒的另一端加工臺階;
S3:鎖殼體兩端臺階加工完畢,通過夾持裝置(11)移動到鎖扣槽打磨裝置(3)上,通過驅(qū)動第一固定裝置(31)和第二固定裝置(32)相向滑動將鎖殼體進行固定,使打磨砂輪(33)位于鎖扣槽內(nèi),驅(qū)動打磨砂輪(33)轉(zhuǎn)動,對鎖殼體鎖扣槽兩端面進行打磨;
S4:通過夾持裝置(11)將鎖扣槽打磨裝置(3)加工過的鎖殼體移動到第一固定架(41)和第二固定架(42)的粗打磨裝置(44)之間的放料架(43)上,先對鎖殼體的兩端面進行粗打磨,然后通過夾持裝置(11)將鎖殼體移動到第一固定架(41)和第二固定架(42)的精打磨裝置(45)之間的對應(yīng)的放料架(43)上,對鎖殼體兩端面進行精打磨,使得鎖殼體的長度固定;
S5:經(jīng)過端面打磨裝置(4)加工過的鎖殼體,通過位于打孔裝置(5)上部設(shè)有旋轉(zhuǎn)氣缸的夾持裝置(11)夾持,將豎直縱向放置的鎖殼體轉(zhuǎn)動90°角,變?yōu)樨Q直橫向放置的鎖殼體,對鎖殼體側(cè)面的貫穿固定孔進行打孔;
S6:經(jīng)過打孔裝置(5)加工過的鎖殼體,通過夾持裝置(11)放置到第一倒角裝置(61)和第二倒角裝置(62)之間的第三固定架(63),對鎖殼體套筒的兩端面同時進行倒角;
S7:倒角結(jié)束后,通過夾持裝置(11)將鎖殼體移動到攻絲裝置(7)對固定的通孔進行攻絲;
S8:攻絲結(jié)束后,通過夾持裝置(11)將鎖殼體移動到去毛刺校準(zhǔn)裝置(8),通過對稱的去除毛刺裝置對鎖殼體套筒中的毛刺進行去除,而且去除毛刺裝置還可以對鎖殼體套筒起到定位和校準(zhǔn)的作用,對加工過程中出現(xiàn)的鎖扣槽兩側(cè)套筒引起的不同心進行校準(zhǔn)。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浦江縣杰靈銅壓鑄有限公司,未經(jīng)浦江縣杰靈銅壓鑄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04093.0/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