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堆肥的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603905.X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2481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海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鴻霖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F15/00 | 分類號: | C05F15/00;C05F17/10;C05F17/20;C05F17/8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知幫辦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82 | 代理人: | 顏為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南頭街道***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堆肥 生產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堆肥的生產工藝,包括堆肥物料:豬糞、雞糞、啤酒渣、豆渣、菜渣,膨松劑:木糠、木片、碎樹枝,器材用具:推土機(可用人手翻動)、防水膠布或帆布、大鐵鏟、掃把等,場地:堆肥棚、堆肥槽,按比例混合物料,形成適合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碳氮比例,將混合物料放置在堆肥棚或堆肥槽中,經過中溫期、高溫期和冷卻期和腐熟期三個階段共90天左右可制成高品質的堆肥。本發明操作簡便以及能同時在堆肥的過程中能持續維持55攝氏度或以上的高溫,有效地將致病的病原體殺死,經過大約六至八星期的堆肥過程后,便可把堆肥儲存在空氣流通的地方等待其完成腐熟的最后步驟,轉化為有用的有機肥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肥料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用于堆肥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堆肥含有豐富的有機物和微生物,能不斷地為農作物提供養分,當有機物在土壤中分解時,能產生二氧化碳及硫物質,堆肥更是微生物取得能量和養分的主要來源,微生物在活動或死亡排出的物質,除了含有基本的養分外,還有脯氨酸、多種氨基酸及維生素、細胞分裂素、植物生長素及赤霉素等植物激素,因此施用堆肥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動,促進農作物的生長。現有的堆肥養分不全面,養分釋放不持久,對土壤保肥、保水能力較差。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堆肥的生產工藝,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堆肥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1)堆肥物料:豬糞、雞糞、啤酒渣、豆渣、菜渣;
2)膨松劑:木糠、木片、碎樹枝;
3)器材用具:推土機(可用人手翻動)、防水膠布或帆布、大鐵鏟、掃把;
4)場地:堆肥棚、堆肥槽;
清洗堆肥棚、堆肥槽及全部用具,檢查全部器具及設施是否損壞,確保堆肥場地清潔干爽,空氣流通,不會有雨水浸濕,最好有上蓋防雨,假設推土機一載斗能盛載的物料體積為1立方米,在堆肥棚或堆肥槽中放入豬糞與木糠1:1的堆肥物料,豬糞3-4斗,木糠3-4斗,當物料準備好后宜立即開始翻動混合堆肥物料,接觸物料時,工作人員應佩戴膠手套和口罩,用推土機翻動物料10至20次后,用手輕揸混合物料測試濕度,混合物料濕度應保持在50%至60%之間,將混合好的物料放置在堆肥槽內或堆成長4米寬3米高2米的堆肥堆,第一階段中溫期,中溫細菌產生分解物料的物質并產生熱能,溫度介于25-45攝氏度之間,第二階段高溫期,當溫度增至50攝氏度以上,中溫細菌被高溫細菌取代,檢測溫度,溫度不能超過65攝氏度,太高的溫度會將一部分微生物殺死,限制堆肥腐熟速度,要定期翻動堆肥,引入空氣令溫度保持在50-65攝氏度之間,這樣可以消滅大部分病原體,第三階段冷卻和腐熟期,當沒有足夠的新鮮物料供細菌消耗時,堆肥溫度會慢慢下降至45攝氏度及以下,中溫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繼續分解有機物,直至溫度下降至一個穩定水平而進入腐熟狀態,將堆肥混合物放在鼻前,輕輕嗅一嗅若沒有阿摩尼亞氣味說明堆肥混合物已經腐熟,此時堆肥會散發出一股泥土氣味顏色呈深咖啡色,可加入泥土作為肥料使用。
進一步的,堆肥堆體積不宜過大,堆肥堆內混合物料放置有10至15斗。
進一步的,所述檢測濕度用手輕揸堆肥混合物,若物料太干(濕度低于50%),可加入適量水分,接著用手測試,直至適合為止。
進一步的,所述檢測溫度先將溫度計插入堆肥混合物的三個不同位置上,深入約50厘米,停留3至5分鐘,直到溫度穩定,記錄在操作記錄表上,若溫度高于65攝氏度,則立即用推土機翻動堆肥混合物4至5次,以便溫度降低。
進一步的,所述防水膠布或帆布用于防止雨雪天氣的水分進入堆肥物,影響堆肥混合物腐熟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鴻霖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鴻霖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0390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