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用于鋰離子電池負極的二氧化錫/碳@二氧化鈦微米球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603854.0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6864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韓文杰;秦顯營;羅丹;李寶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石墨烯創(chuàng)新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38;H01M4/485;H01M4/583;H01M4/62;H01M10/0525;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丁彥峰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光***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鋰離子電池 負極 氧化 微米 復合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鋰離子電池負極的二氧化錫/碳@二氧化鈦(SnO2/C@TiO2)微米球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通過油包水的方法制備SnO2/PVA微米球,將所述SnO2/PVA微米球與第二溶液反應得到SnO2/PVA@TiO2微米球,將所述SnO2/PVA@TiO2微米球進行氧化、碳化處理,得到所述SnO2/C@TiO2微米球復合材料;其中,所述第二溶液為含鈦酸四丁酯、氨水的無水乙醇溶液。本發(fā)明的SnO2/C@TiO2微米球復合材料,外面包覆一層厚薄可控的TiO2層,TiO2納米殼層為復合材料的整體結構提供了穩(wěn)固的結構支撐、框架保護,內部的空隙為SnO2充放電過程的體積變化提供充足空間,由PVA高分子裂解得到的碳,提高了復合材料的導電性,SnO2/C@TiO2微米球復合材料表現(xiàn)出良好的倍率性能,高的比容量密度和優(yōu)異的循環(huán)穩(wěn)定性。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納米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鋰離子電池負極的二氧化錫/碳@二氧化鈦微米球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SnO2材料被廣泛的認為是有潛力替代石墨負極材料,成為下一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新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較傳統(tǒng)商業(yè)化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石墨負極而言,SnO2其具有更高的理論比容量,良好的安全性能,以及環(huán)境友好等優(yōu)點,但SnO2負極材料充放電過程中伴隨著劇烈體積變化以及不穩(wěn)定性,嚴重限制了其大規(guī)模的商業(yè)化應用。TiO2材料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時,充放電過程中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體積幾乎不發(fā)生變化,但其理論比容量低的特性限制了其商業(yè)化應用。將SnO2材料和TiO2材料相復合制備新型SnO2@TiO2復合材料,應用于鋰離子電池是解決以上問題的有效途徑。但是,現(xiàn)有技術方法制備的SnO2@TiO2復合材料,存在著復合材料導電性能差、循環(huán)性能相對不足的缺陷,亟待進一步改進。
發(fā)明內容
為此,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鋰離子電池負極的SnO2/C@TiO2微米球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用于鋰離子電池負極的二氧化錫/碳@二氧化鈦(SnO2/C@TiO2)微米球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通過油包水的方法制備SnO2/PVA微米球,將所述SnO2/PVA微米球與第二溶液反應得到SnO2/PVA@TiO2微米球,對所述SnO2/PVA@TiO2微米球進行氧化、碳化處理,得到所述SnO2/C@TiO2微米球復合材料;
其中,所述第二溶液為含鈦酸四丁酯、氨水的乙醇溶液。
具體的,將SnO2/PVA微米球浸泡在第二溶液中,在30-80℃的溫度環(huán)境中攪拌0.1-50h,得到SnO2/PVA@TiO2微米球,TiO2層的薄厚可以通過浸泡時間的長短進行控制。
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溶液中,鈦酸四丁酯的質量百分比為0.5-10%,氨水與鈦酸四丁酯的質量比值為0.01-0.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石墨烯創(chuàng)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經深圳石墨烯創(chuàng)新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0385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