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速旋翼動態撓度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99496.0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815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2 |
| 發明(設計)人: | 周正光;李悅立;高怡寧;王斌團;李軍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B11/16 | 分類號: | G01B11/16;G01M5/00;B64F5/6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迪 |
| 地址: | 710089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速 動態 撓度 測量 裝置 | ||
本普通發明屬于飛行器領域。提供一種高速旋翼動態撓度測量裝置,包括:信標裝置(1)、近處標尺(2)和遠處標尺(3);信標裝置(1)鑲嵌在旋翼系統(6)的槳葉(61)內部,位于需要進行擾度測量的測量點(611)處;近處標尺(2)、遠處標尺(3)為普通直尺,長度超過旋翼系統(6)的半徑與遠處標尺(3)至旋翼系統(6)的距離之和;近處標尺(2)、遠處標尺(3)固定在于旋翼系統(6)的槳盤平面平行的位置,遠處標尺(3)至旋翼系統(6)的距離大于近處標尺(2)至旋翼系統(6)的距離。本發明用于旋翼地面試驗測試,也可用于風力發電機葉片動態撓度測量。
技術領域
本普通發明屬于飛行器領域。
背景技術
旋翼系統在旋轉時,槳葉會發生偏轉,且偏轉的程度隨旋翼系統的轉速、總距、周期變距等運行參數密切相關。測量槳葉上不同位置的擾度,是表征槳葉偏轉的有效辦法。類似方法如固定翼飛機機翼加載試驗中,通過位移計、激光測量儀、引伸計等裝置,可以測出機翼上不同位置的擾度,從而表征機翼的偏轉。現有的擾度測量裝置必須基于靜態的位移測量,至少應保證測量點在垂直擾度方向的偏移量遠小于擾度。旋翼系統在不停的旋轉,導致測量點垂直于擾度方向的偏移量遠大于擾度。因此現有的擾度測量裝置不適用旋翼系統中槳葉擾度的測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一種高速旋翼動態撓度測量裝置,可對處于高速轉動的旋翼進行撓度測量,提供旋翼不同位置的撓度,實現動態測量的功能。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速旋翼動態撓度測量裝置,包括:
信標裝置1、近處標尺2和遠處標尺3
信標裝置1鑲嵌在旋翼系統6的槳葉61內部,位于需要進行擾度測量的測量點611處;
近處標尺2、遠處標尺3為普通直尺,長度超過旋翼系統6的半徑與遠處標尺3至旋翼系統6的距離之和;
近處標尺2、遠處標尺3固定在于旋翼系統6的槳盤平面平行的位置,遠處標尺3至旋翼系統6的距離大于近處標尺2至旋翼系統6的距離。
信標裝置1的窗口131位于于槳葉61的外表面,窗口平面與表面齊平;
信標裝置1通過窗口131發出兩束非平行的激光束121和122。
信標裝置1,包括激光器11、分光棱鏡12和殼體13;
激光器11用于產生一束激光束111,射向分光棱鏡12,激光束穿過分光棱鏡12時,一部分反射形成激光束121,另一部分透射形成激光束122,發出兩束激光束;
殼體13對激光器11和分光棱鏡12進行封裝,從分光棱鏡12發出的兩束激光束121和122,透過窗口131發射到信標裝置1的外部。
窗口131為透明玻璃結構。
近處標尺2為刻度0點位于旋翼系統6的中心軸線62上;
遠處標尺3為刻度0點位于旋翼系統6的中心軸線62上。
近處標尺2和遠處標尺3平行,兩者之間的距離S。
旋翼系統6靜態放置時,信標裝置1發射的兩束激光束,在近處標尺2上形成兩個光斑L11和L12,在遠處標尺3上形成兩個光斑L21和L22;
測量點611靜態放置時的初始位置至中心軸線62的距離X1,通過公式X1=(L11*L22-L11*L12+L11*L12-L12*L21)/(L11+L22-L12-L21)獲得;
測量點611靜態放置時的初始位置至近處標尺2的距離S1,通過公式S1=(X1-L11)/(L11-L21)*S獲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未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9949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