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99056.5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849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世萌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顯示技術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智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范坤坤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 面板 顯示裝置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該顯示面板包括:基板;顯示功能層,包括第一電極層;觸控層,位于顯示功能層遠離基板的一側,包括多個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發射電極和多個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接收電極,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相交;其中發射電極包括多個發射電極塊,接收電極包括多個接收電極塊;發射電極塊和接收電極塊均包括電極部,且發射電極塊和接收電極塊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由電極部圍合形成的鏤空部,鏤空部的面積占一個接收電極塊與一個發射電極塊的面積之和的比例在15%至30%之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能夠降低觸控電極與第一電極層耦合形成的容性負載,有利于提升顯示面板的觸控采樣率,以及提高顯示面板的觸控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為更好的滿足用戶需求并提升用戶體驗,智能顯示裝置正朝向高顯示刷新頻率和高觸控采樣率的方向發展。觸控采樣率決定了顯示裝置系統對于用戶的觸控操作做出反饋的速度。目前,現有顯示裝置普遍存在觸控采樣率較低的問題,影響了顯示裝置的觸控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以實現降低觸控電極的負載,提高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的觸控性能。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包括:
基板;
顯示功能層,所述顯示功能層包括第一電極層;
觸控層,位于所述顯示功能層遠離所述基板的一側,包括多個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發射電極和多個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接收電極,所述第一方向與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其中所述發射電極包括多個發射電極塊,所述接收電極包括多個接收電極塊;所述發射電極塊和所述接收電極塊均包括電極部,且所述發射電極塊和所述接收電極塊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由所述電極部圍合形成的鏤空部,所述鏤空部的面積占一個所述接收電極塊與一個所述發射電極塊的面積之和的比例在15%至30%之間。通過對鏤空部與接收電極塊和發射電極塊之間的面積比例進行設置,減小了發射電極塊或接收電極塊中的電極部的面積,這樣能夠減小觸控電極與第一電極層的耦合面積,從而提升顯示面板的觸控采樣率及報點率,并降低觸控信號與顯示驅動信號之間的干擾,進而提高顯示面板的觸控性能。
進一步地,所述發射電極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與相交的所述接收電極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的邊緣至少部分相互嵌合,且所述發射電極與所述接收電極彼此分離;
優選的,所述發射電極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與相交的所述接收電極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的邊緣的各個位置處相互嵌合,且所述發射電極與所述接收電極彼此分離。這樣設置的好處在于,能夠增加發射電極與接收電極之間的交互面積,從而提高發射電極與接收電極耦合形成的互容值,有利于增強顯示面板檢測到的觸控信號,以提高顯示面板的觸控性能。
進一步地,所述發射電極與所述接收電極同層設置,所述發射電極塊在與所述接收電極塊相交的至少部分區域的電極部包括凸部,所述接收電極塊的電極部包括凹部,所述凸部與所述凹部的設置區域相對應,所述凸部與所述凹部相互嵌合,且所述發射電極塊與所述接收電極塊彼此分離;
和/或,所述發射電極塊在與所述接收電極塊相交的至少部分區域的電極部包括凹部,所述接收電極塊的電極部包括凸部,所述凹部與所述凸部的設置區域相對應,所述凹部與所述凸部相互嵌合,且所述發射電極塊與所述接收電極塊彼此分離。這樣設置的好處在于,有助于增加發射電極與接收電極之間的交互面積,從而提高發射電極與接收電極耦合形成的互容值。
進一步地,所述發射電極塊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主體電極部以及與所述第一主體電極部相接的至少一個分支電極部,至少一個所述分支電極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至少一個所述分支電極部與所述第一主體電極部圍合形成所述鏤空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顯示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未經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顯示技術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9905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