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陰陽膜雙模無溶劑復合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98329.4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2295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邱大貴;吳華炳;張少龍;羅敏;楊帥;雷志凱;周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市興恒泰印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20/02 | 分類號: | B65H20/02;B65H18/14;B65H75/24;B32B37/12;B32B37/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82 | 代理人: | 蔣秀清 |
| 地址: | 6105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陰陽 雙模 溶劑 復合 生產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陰陽膜雙模無溶劑復合生產工藝,解決了傳統技術中雖然能夠實現無溶劑的陰陽膜復合,但是其每次只能進行一種膜的覆膜工作,不能滿足當今市場需求的問題,其包括分別將兩種基料放入陰陽膜雙模復合機構,并設置相關參數;將兩種基料從基料輥卷出一部分,并將卷出的部分按照順序搭載在布料輥上,通過布料輥卷入復合單元,將第二機架中的復合料通過傳送輥通入復合單元,并敷在兩種基料頂部;對復合料進行涂布,并向復合機構加熱,進行陰陽膜雙模無溶劑復合生產,并在復合單元出料方向收集復合膜成品。實現了一次進行兩種pet膜的陰陽膜復合,提高生產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陰陽膜復合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模無溶劑復合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在包裝復合膜的生產工藝中,考慮到層間結合力,一般采用的是有溶劑膠粘劑將塑料膜與鋁箔層進行粘接復合,由于使用了有機溶劑,存在溶劑去除不全,容易引起紫外吸收度超標的風險大,而且有機溶劑的氣味重,對身體健康有害,排放對環境造成污染等,因此,促進了無溶劑膠粘劑的出現。
目前使用最多的無溶劑粘膠劑有單組份聚氨酯膠粘劑和雙組份聚氨酯膠粘劑,單組份聚氨酯膠粘劑主要是通過異氰酸酯與空氣中水分提供的羥基進行反應固化,要求生產現場的空氣濕度達到60%以上。
現有無溶劑復合機中雖然能夠實現無溶劑的陰陽膜復合,但是其每次只能進行一種膜的覆膜工作,不能滿足當今市場需求。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每次上料只能實現一種膜的覆膜,不能滿足當今市場需求,效率較低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陰陽膜雙模無溶劑復合生產工藝,其目的在于:實現一次進行兩種pet膜的陰陽膜復合,提高生產效率。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陰陽膜雙模無溶劑復合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分別將兩種基料放入陰陽膜雙模復合機構,并設置相關參數;
B:將兩種基料從基料輥卷出一部分,并將卷出的部分按照順序搭載在布料輥上,通過布料輥卷入復合單元,將第二機架中的復合料通過傳送輥通入復合單元,并敷在兩種基料頂部;
C:對復合料進行涂布,并向復合單元加熱,進行陰陽膜雙模無溶劑復合生產,并在復合單元出料方向收集復合膜成品。
采用上述方案,能夠同時將兩種膜與基料進行陰陽膜復合,解決了傳統技術中智能用一種膜與基料進行陰陽膜復合的技術弊端。
優選的,所述第一布料輥軸與第二布料輥軸為氣脹桿,第一布料輥軸與第二布料輥軸的一端設置有進氣孔。
采用上述方案,可通過進氣孔通過氣體,氣脹桿中的固定裝置會從氣脹桿中凸出,并對第一布料輥與第二布料輥上的基料進行固定。
優選的,所述第一布料輥軸相應設置有第一送料裝置,所述第二布料輥軸設置有第二送料裝置。
采用上述方案,通過第一送料裝置與第二送料裝置,能夠實現分別對第一布料輥軸與第二布料輥軸上的基料的走料過程。
優選的,所述第一送料裝置包括一號輥軸,所述一號輥軸的上方設置有二號輥軸,所述二號輥軸的上方設置有三號輥軸,所述三號輥軸的上方設置有四號輥軸,所述四號輥軸的下方設置有五號輥軸,所述第一送料裝置下方設置所述復合單元。
采用上述方案,將第一布料輥軸上的基料依次繞過一號輥軸、二號輥軸、三號輥軸、四號輥軸、五號輥軸,通過五號輥軸將一號布料輥軸上的基料送入復合單元。
優選的,所述第二送料裝置包括六號輥軸,所述六號輥軸的上方設置有七號輥軸,所述七號輥軸的下方設置有八號輥軸,所述八號輥軸的下方設置有九號輥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市興恒泰印務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市興恒泰印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9832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動語音交互的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信息校驗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