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顱腦介入手術實時立體顯示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97977.8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0353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許侃;龐曉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34/10 | 分類號: | A61B34/10;A61B34/20;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長春眾邦菁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朱紅玲 |
| 地址: | 130000***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顱腦 介入 手術 實時 立體 顯示 系統 | ||
顱腦介入手術實時立體顯示系統,涉及醫學影像處理和臨床醫學領域,解決當前顱腦介入手術過程中,通過正側視X光片的從兩個角度觀察導絲在患者血管內的位置和走向,存在觀察的位置偏差等題,本發明所述的顱腦介入手術實時立體顯示系統,將采集的多種信息融合并進行編碼從而進行三維顯示。該系統可以在將患者腦血管三維結構與導絲實時三維位置進行配準和融合,從而可以實時顯示導絲在腦血管三維結構中的位置,極大地提高了導絲的空間立體顯示效果,特別有助于醫生快速準確地判斷導絲與血管之間的位置關系。本發明通過該系統可以實現腦血管三維立體結構顯示和實時跟蹤導絲的三維位置,從而解決二維圖像下無法精確判斷導絲三維位置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學影像處理和臨床醫學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顱腦介入手術實時立體顯示系統。
背景技術
腦血管病是一種高發性疾病,具有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的特點。目前對腦血管病變進行檢查主要依賴于數字減影技術,該技術可以對人體組織進行透射成像,并減除不需要的無關組織只留下血管等組織,稱為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是由數字減影設備在X-ray二維環境下完成,二維圖像由于缺乏相應的深度信息,醫生無法獲得真實場景的尺寸和距離等感官信息。
三維顯示技術在近年來突飛猛進,廣泛應用到諸多領域。國內外已經有團隊開始在醫療領域進行初步嘗試,極大地促進了診療技術及醫學教育的發展,且與當今精準醫學的理念不謀而合。
但是目前的三維顯示設備與現有信息采集設備如數字減影設備還沒有匹配,無法直接把數字減影設備的信息直接在三維顯示設備上顯示,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圖像處理以及信息提取、融合,圖像的三維編碼等,最終才能在三維顯示設備上顯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當前顱腦介入手術過程中,通過正側視X光片的從兩個角度觀察導絲在患者血管內的位置和走向,存在觀察的位置偏差等題,提供一種顱腦介入手術實時立體顯示系統。
顱腦介入手術實時立體顯示系統,包括DSA圖像采集系統、二維導絲提取系統、三維導絲計算系統和立體顯示系統;
所述DSA圖像采集系統預先采集腦血管三維圖像,并將其傳送至三維導絲計算系統和立體顯示系統;實時采集導絲正視圖像和側視圖像,并將其傳送至二維導絲提取系統和三維導絲計算系統;
所述二維導絲提取系統接收DSA圖像采集系統提供的正視圖像和側視圖像,并從正視圖像和側視圖像中分別提取出導絲的二維位置,將其傳送至三維導絲計算系統;
所述三維導絲計算系統首先接收DSA圖像采集系統的腦血管三維圖像,將其顯示在三維坐標系中,并手工點選所述三維坐標系中的金屬標志點;
然后,將所述DSA圖像采集系統的正視圖像和側視圖像也顯示在所述三維坐標系中,在所述正視圖像和側視圖像中分別點選其中的金屬標志點,進行二維三維聯合標定,獲得腦血管三維圖像與正視圖像和側視圖像在空間中的位置關系;
所述三維導絲計算系統在通過二維三維聯合標定后,實時接收所述二維導絲提取系統傳送的二維導絲坐標數據,并用于計算導絲三維曲線坐標,并將該三維曲線坐標的數據傳送至立體顯示系統;
所述立體顯示系統將融合所述DSA圖像采集系統的腦血管三維圖像和所述三維導絲計算系統的三維導絲空間曲線,將二者顯示在同一個坐標系下,并進行偏振三維顯示。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所述的顱腦介入手術實時立體顯示系統,將采集的多種信息融合并進行編碼從而進行三維顯示。該系統可以在將患者腦血管三維結構與導絲實時三維位置進行配準和融合,從而可以實時顯示導絲在腦血管三維結構中的位置,極大地提高了導絲的空間立體顯示效果,特別有助于醫生快速準確地判斷導絲與血管之間的位置關系。
本發明顱腦介入手術實時立體顯示系統,可以實時顯示導管在腦血管三維結構中的三維位置。通過該系統可以實現腦血管三維立體結構顯示和實時跟蹤導絲的三維位置,從而解決二維圖像下無法精確判斷導絲三維位置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未經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9797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