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裝飾構造柱的爬架附著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97511.8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274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9 |
| 發明(設計)人: | 馬仁懷;劉學成;尚厚延;姜玉楷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新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3/28 | 分類號: | E04G3/28;E04G5/04;E04G5/00;E04G3/30;E04G3/32 |
| 代理公司: | 煙臺上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李萍 |
| 地址: | 265708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裝飾 構造 附著 結構 | ||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裝飾構造柱的爬架附著結構,附著結構包括轉接件和附墻支座,所述轉接件可拆卸的安裝在構造柱上,所述附墻支座可拆卸的安裝在轉接件,所述附墻支座與爬架組件滑動連接。本申請通過在構造柱上設置轉接件,實現附墻支座通過轉接件安裝在構造柱上,不會對構造柱造成破壞,而且避免了板式支座因懸挑過長,導彎矩過大,施工復雜的問題。爬架組件與附墻支座通過滑動連接,從而實現爬架組件沿構造柱進行上下移動,滿足構造柱的施工要求。綜上所述,本申請的爬架附著結構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操作方便,施工成本低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裝飾構造柱的爬架附著結構。
背景技術
裝飾柱除具有承受重量,還有美化裝飾作用。它和墻面、屋頂及室內外其他設計構成一個整體。裝飾柱由柱頭、柱體、柱基等部分組成。它和墻面、屋頂及室內外其它設計構成一個整體。構造柱在多層砌體房屋墻體的規定部位,按構造配筋并按先砌墻后澆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順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稱為混凝土構造柱,簡稱構造柱。
為了提高多層建筑砌體結構的抗震性能,要求應在房屋砌體內的適宜部位設置鋼筋混凝土柱并與圈梁連接,用于抗擊橫向剪力、抗震等橫向荷載,共同加強建筑物的穩定性。
現有的構造柱通常設置在縱橫墻交接的墻體的轉角處,由于該裝飾構造柱離建筑樓主體結構距離超過2米,在進行施工外防護爬架安裝時無法使用梁式支座,只能使用板式支座輔助進行附墻支座安裝,但因懸挑長度超過2米,彎矩過大,且板式支座制造成本高,安裝需要塔吊協助施工復雜,且構造柱橫向寬度有限,附墻支座與提升掛座布置在一起時需要給兩個部件都使用穿墻螺栓固定,因此易造成構造柱出現裂痕。
因此需要一種成本低、施工簡單的爬架附著結構。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墻體轉角設置裝飾構造柱,導致爬架安裝成本高、施工復雜、構造柱易出現裂痕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施工方便適用于裝飾構造柱的爬架附著結構。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適用于裝飾構造柱的爬架附著結構,包括轉接件和附墻支座,所述轉接件可拆卸的安裝在構造柱上,所述附墻支座可拆卸的安裝在轉接件上,所述附墻支座與爬架組件滑動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請通過在構造柱上設置轉接件,實現附墻支座通過轉接件安裝在構造柱上,不會對構造柱造成破壞,而且避免了板式支座因懸挑過長,導彎矩過大,施工復雜的問題。爬架組件與附墻支座通過滑動連接,從而實現爬架組件沿構造柱進行上下移動,滿足構造柱的施工要求。綜上所述,本申請的爬架附著結構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操作方便,施工成本低的優點。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為了達到使用的方便以及裝備的穩定性,還可以對上述的技術方案作出如下的改進:
進一步,所述轉接件包括平行設置的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所述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之間設有支撐體,所述第一安裝板安裝在構造柱上,所述附墻支座安裝在第二安裝板上。
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轉接件設置為兩個安裝板,并在安裝板之間設置支撐體,既能保證整體結構的牢固性,同時避免因重量較重,導致安裝不便的問題。
進一步,所述轉接件的厚度為大于等于200mm。
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根據爬架與墻體之間的距離要求及附墻支座的厚度,選用合適厚度的轉接件,提高轉接件的通用性。
進一步,還包括提升掛座,所述提升掛座安裝在所述轉接件上,所述提升掛座與提升系統連接,所述提升系統用于驅動爬架組件沿附墻支座上下移動。
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轉接件上安裝提升掛座,因此不會對構造柱造成破壞,滿足構造柱的施工要求,同時可保證爬架上下移動時的穩定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新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新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9751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節能消聲除水式混合腔
- 下一篇:建筑門窗保溫性能檢測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