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96514.X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598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2 |
| 發明(設計)人: | 林榮濤;黃險波;葉南飚;盧朝亮;余朦山;王琪;郭濤;李文龍;楊波;丁正亞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5/12 | 分類號: | C08L25/12;C08L33/20;C08L33/04;C08L25/08;C08L35/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顏希文 |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丙烯腈 苯乙烯 共聚物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促進超聲波衰減的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所述促進超聲波衰減的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材料包含如下重量份的成分:丙烯腈?苯乙烯樹脂40~90份和超聲波衰減劑10~50份;所述超聲波衰減劑包含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乙丙橡膠共聚物、丙烯酸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種。由本發明所述配方制備的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材料能夠使誤報的雷達波信號在傳遞過程中消損,可以用于制備安裝超聲雷達波探測器的汽車格柵、保險杠及車標等汽車零件。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智能化”是汽車工業發展的重要主題之一。隨著汽車電子技術的發展,汽車智能技術已經逐步得到應用,汽車操作越來越簡單,行駛安全性越來越高。例如,停車輔助系統、自動泊車系統,甚至是自動駕駛系統已經進入人類的生活,在如今到未來的汽車駕駛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汽車泊車過程中,超聲波雷達是最常見和成熟的雷達探測系統,相比于其他雷達波,它具有更優異的探測準確性和更快速及時的數據傳導能力等特點。一般倒車雷達的發射接收器裝嵌在汽車保險杠、格柵、車標里。通常地,倒車雷達只探測探測器正前方的物體,但在雨季時,雨水會流入到探測器與汽車部件的縫隙間,導致了一小部分雷達波信號往探測器的側邊四周方向發射。這一小部分的雷達信號在汽車零部件內傳導時,遇到了金屬或者電子部件時會反射微小的反射信號回到雷達接收器,導致雷達波接收器過早地接收到信號,產生誤報,使駕駛員行駛過程中感到困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可促進超聲波在零部件中快速衰減的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材料,包含如下重量份的成分:丙烯腈-苯乙烯樹脂40~90份和超聲波衰減劑10~50份;所述超聲波衰減劑包含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乙丙橡膠共聚物、丙烯酸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種。
本發明申請人通過實驗驗證,由上述配比制備的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材料具有良好的促進超聲波衰減的性能,可避免因雷達信號在汽車零部件中的反射對駕駛員造成的干擾。
優選地,所述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材料包含如下重量份的成分:丙烯腈-苯乙烯樹脂65~75份和超聲波衰減劑25~35份。在該成分配比下,組合物既具備優異的超聲波衰減性能,也同時具有較好的流動性、優異的剛韌平衡和良好的耐熱性能。
優選地,所述超聲波衰減劑的損耗正切tanδ為0.01~0.1,且tanδ在-100~150℃內的兩個峰值分別出現在-70~-30℃和100~135℃內。
優選地,所述超聲波衰減劑的損耗正切tanδ在-100~150℃內的兩個峰值分別出現在-50~-30℃和100~120℃內。
優選地,所述丙烯腈-苯乙烯樹脂在220℃,10kg條件下的熔體流動速率為10~60g/10min。
優選地,所述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材料還包含耐熱劑0~20份和助劑0.5~2份;所述助劑包含抗氧劑、潤滑劑、色粉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地,所述耐熱劑包含N-苯基酰亞胺-馬來酸酐-苯乙烯聚合物、苯乙烯-馬來酸酐聚合物、N,苯基酰亞胺-馬來酸酐-丙烯酸酯-苯乙烯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9651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