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木材倉儲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94959.4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8630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曲海成;佟暢;劉萬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62 | 分類號: | G06K9/62;G06N3/08;G06Q50/28;G08B3/10;G08B19/00;G08B2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夏正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韓登營 |
| 地址: | 1230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木材 倉儲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木材倉儲系統,包括預測模塊,通過藍牙網關獲取環境信息,利用卷積神經網絡訓練出模型,用于精確預測木材所需的溫濕度,同時發現異常后能自動調節,智能化的監測木材倉庫環境信息;溫濕度模塊,用于采集木材倉庫內的溫度和濕度信息;報警模塊,用于對木材倉庫的危險信息進行預警;手機APP模塊,用于對木材倉庫整體環境的實時顯示與強制調節木材倉庫內的環境閾值信息;控制模塊,用于對基本控件的控制。本發明實現了對木材的自主判斷,對周圍環境的自動調節,對倉庫安全的全面監督;解放了人力,提高系統的精確性,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木材倉儲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木材倉儲系統。
背景技術
依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9年版中國木材加工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表明中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業加工、木制品生產基地和最主要的木制品加工出口國,同時也是國際上最大的木材采購商之一。面對大量的市場流動,木材的存儲問題,就逐漸提上了日程。目前我國而言,每年還有近45%的木材,因存儲不當的原因,造成損失。環境溫度、濕度是存放木材時最大的威脅。而僅靠人力進行木材維護,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與金錢,且達不到很好的效果。不當的存儲不僅增加了開發商的成本,也為可利用資源帶來了不必要的浪費。
面對上述問題,我們對市面上的幾類木材的存儲條件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不同類別木材,對環境內的溫濕度要求具有一定差異,且對應的范圍較大,精確度不高。
在國內外有許多企業進行實踐、大量學者進行研究。從上世紀50年代,美國誕生的第一個自動化立體倉庫模型開始,在全世界范圍內,智能倉儲逐漸發展起來了。Intel公司發布“基于無線傳感器的新型網絡拓展發明”,此發明主要研究其在環境監測及智能家居等方面的應用,2019年后,日本,俄羅斯等國家科研機構也開始研究此方面的內容,攻克相應的技術難關。國內許多學者也對這方面有了許多研究,例如國內學者陳天一研究了基于WLAW和RFID的智能倉儲應用,提出無線射頻技術和無線局域網技術的組合系統;戰美玲,楊濟民,徐進飛,李腆腆,劉婷研究了基于ZigBee無線傳感網絡的智能倉儲結點設計,解決了傳統倉庫系統依賴性高的問題;曹夢如進行了基于PFID技術的倉庫管理系統研究,進行RFID優化庫存管理,實現了倉庫管理信息系統。
智能倉庫也逐漸應用在各大企業上,在國內的一些大型倉庫,例如,國內海爾空調企業在智能倉儲方向是取得最為成功的案例,以及寶潔公司通過倉儲來最大優化存貨,國外北美最大的運營中心亞馬遜鳳凰城運營中心都是智能倉庫在某一個方面的智能化應用。倉儲的發展趨勢一定是智能化,自動化的。總趨勢上的確是這么發展,但是具體的發展過程中還是有所偏差的。智能化和自動化并沒有深刻浸潤到倉庫發展的方方面面。在國內關于智能倉庫方向的研究一般側重于具體的某一個方面,關于倉庫整體系統研究較少。
發明內容
基于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智能木材倉儲系統,實現了對木材的自主判斷、對周圍環境的自動調節、對倉庫安全的全面監督。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木材倉儲系統,包括預測模塊,通過藍牙網關獲取環境信息,利用卷積神經網絡訓練出模型,用于精確預測木材所需的溫濕度,同時發現異常后能自動調節,智能化的監測木材倉庫環境信息;溫濕度模塊,用于采集木材倉庫內的溫度和濕度信息;報警模塊,用于對木材倉庫的危險信息進行預警;手機APP模塊,用于對木材倉庫整體環境的實時顯示與強制調節木材倉庫內的環境閾值信息;控制模塊,用于對基本控件的控制。
由上,本方案以木材倉庫為實例,主要是針對因木材存儲不當造成浪費的現象,提出了一種基于輕量級卷積神經網絡的算法,用于木材周圍環境溫度與濕度模型的確立;實現了對木材的自主判斷,對周圍環境的自動調節,對倉庫安全的全面監督;解放了人力,提高系統的精確性,可靠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未經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9495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