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單晶NCM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94825.2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941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剛;康杰;石小東;張東學;江福茂;王楚明;晁鋒剛;沈陸彬;鐘慶磊;黃萍;黃偉超;顏志梁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常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505 | 分類號: | H01M4/505;H01M4/525;C01G53/00;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廈門原創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東峰;黃一敏 |
| 地址: | 3642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ncm 三元 正極 材料 前驅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基于粒徑可控反應器的單晶NCM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徑可控反應器包括:反應單元(10)以及提固單元(20);所述制備方法包括:
S1,按配比將總濃度為1.0~2.2mo1/L的Nix:Coy:Mnz硫酸鹽溶液、4~10mol/L苛性鈉溶液和20%氨水加入到反應單元(10)內部并同時通入惰性氣體進行第一階段反應,其中,反應條件為:攪拌轉速為800~1100r/min,pH為11.50~13.00,溫度為40~60℃,惰性氣體流量為0.1~2m3/h,且x+y+z=1,1.0>x≥0.5;
S2,測得顆粒D50=1.5~1.8μm后,提高反應釜內氨值進行第二階段反應,其中,反應條件為:保持攪拌速度、溫度、氣流速度不變,氨水濃度控制在2-7g/L,控制pH為9.00~11.00,利用提固單元(20)進行濃縮以提高固含量并調節提固器的出清速度,最后測得顆粒D50=3.8-4.5μm停止反應;
所述提固單元(20)包括提固器(23),所述提固器(23)內部橫向設置有多層層疊設置,且用于將三元前驅體積聚及快速沉淀的格柵板(234);且每一格柵板(234)包括多個傾斜設置的柵格(2342),且相鄰兩層格柵板(234)之間的柵格(2342)相互連通,且的傾斜方向交叉;所述格柵板(234)的數量為2~5層;每一柵格(2342)的軸心與所述提固器(23)形成25°-35°夾角;
S3,漿料經過洗滌、烘干、篩分后得到單晶NCM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晶NCM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中,按配比將總濃度為1.6mo1/L的Nix:Coy:Mnz硫酸鹽溶液、8mol/L苛性鈉溶液和20%氨水加入到反應單元(10)內部并同時通入惰性氣體進行第一階段反應。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晶NCM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中,反應條件為:攪拌轉速為1030~1050r/min,pH為12.00~12.50,溫度為50~55℃,惰性氣體流量為0.1~0.5m3/h。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單晶NCM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2中,測得顆粒D50=1.5μm后,提高反應釜內氨值進行第二階段反應。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單晶NCM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2中,反應條件為:保持攪拌速度、溫度、氣流速度不變,氨水濃度控制在3-4g/L,控制pH為10.50~10.80,利用提固單元(20)進行濃縮以提高固含量并調節提固器的出清速度,最后測得顆粒D50=4.0μm停止反應。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晶NCM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3中,所述烘干溫度為110-1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常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福建常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9482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