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柔性礦物絕緣防火電纜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94562.5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5056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琴;高天修;張俊霞;毛劍穎;余宇;申進;吳俊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新曙光電纜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7/29 | 分類號: | H01B7/29;H01B7/02;H01B7/17;H01B7/295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則元起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王俊曉 |
| 地址: | 551206 貴州省黔南布***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柔性 礦物 絕緣 防火 電纜 | ||
1.一種柔性礦物絕緣防火電纜,其特征在于,包括銅芯導體(1)、礦物絕緣層(2)、絕緣加強層(3)、防火隔熱填充層(4)、成纜繞包層(5)、內護層(6)、擋火層(7)以及護套層(8);
所述護套層(8)內設有纜芯,纜芯包括四根絕緣線芯,且四根絕緣線芯相互絞合形成纜芯;所述絕緣線芯包括絕緣加強層(3),所述絕緣加強層(3)內設置有銅芯導體(1),所述銅芯導體(1)外表面與絕緣加強層(3)之間設置有礦物絕緣層(2);所述纜芯外表面包裹有成纜繞包層(5),所述絕緣線芯和成纜繞包層(5)之間的間隙填充有防火隔熱填充層(4),所述護套層(8)內表面包裹有擋火層(7),所述擋火層(7)與成纜繞包層(5)之間填充有內護層(6);
所述礦物絕緣層(2)由陶瓷化耐火硅橡膠和耐高溫玻璃纖維布壓延復合而成,所述陶瓷化耐火硅橡膠組成成分按如下重量份計:瓷化粉50-30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膠90-110份,阻燃劑10-60份,白炭黑10-80份,熱穩定劑1-4份,硫化劑1-3份,偶聯劑1-5份,鉑催化劑0.1-1份,硅油1-15份;所述白炭黑選用氣相白炭黑,比表面積應大于150m2/g;所述瓷化粉為成瓷填料和助溶劑;
所述陶瓷化耐火硅橡膠制備方法為:
(1)將甲基乙烯基硅橡膠加入捏合機中塑化3-8min,再將白炭黑和硅油加入至捏合機中混煉30min,保持反應溫度為85℃,使各組分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A;
(2)將瓷化粉、熱穩定劑、偶聯劑加入捏合機中,在1700-2100r/min的速度下,混合10-15min后,再加入阻燃劑,繼續以1700-2100r/min混合10-15min,保持反應溫度為85℃,得到混合物B;
(3)將混合物A、混合物B、鉑催化劑依次加入捏合機中,攪拌9-14min,再加入助溶劑繼續攪拌9-14min,并升溫保持高真空-0.07±0.0005MPa,持續30min后,冷卻停放22-28h,得到混合物C;
(4)將冷卻后的混合物C加入至開煉機中混煉,由團狀變為片狀,過濾后加入硫化劑,混合均勻10min,滅菌、包裝,即可制得陶瓷化耐火硅橡膠復合材料;
所述耐高溫玻璃纖維布制備原料為無堿玻璃纖維坯布;所述耐高溫玻璃纖維布制備方法為:
(1)將無堿玻璃纖維坯布放入連續式脫蠟爐進行脫蠟處理,溫度為350-450℃,脫蠟1小時后將無堿玻璃纖維布放于坯布架上;
(2)接著對無堿玻璃纖維布進行酸瀝濾處理;在酸瀝濾槽中加入1.6-3mol/L的鹽酸,將熱熔處理后的無堿玻璃纖維布放置在框架上,將框架連同無堿玻璃纖維布放入酸瀝濾槽內;
(3)啟動耐酸泵并打開酸瀝濾槽中蒸汽閥門,耐酸泵對酸瀝濾槽內的溶液進行循環攪拌和輔助鼓泡攪拌,并通過通入蒸汽加熱提升酸溶液的溫度,直至酸瀝濾槽內的酸溶液溫度達到75-85℃并持續1-2小時;
(4)然后將無堿玻璃纖維布取出放入水洗布槽,先檢測水洗布槽中的水溫,若水溫低于20℃時用蒸汽直接加熱,直至水溫滿足要求;對無堿玻璃纖維布表面使用噴淋處理進行去除布表面殘留的酸,然后浸泡在清水中,通過水液流動進行對無堿玻璃纖維布的清洗,最后使用pH試紙檢測布表面酸性數值,pH值大于5時即完成水洗工序;
(5)打開烘干設備的加熱開關,加熱烘干設備,使烘干設備的溫度達到120-200℃范圍內,并進行排濕處理;
(6)烘干完成后,使用導布輥對耐高溫玻璃纖維布進行收卷并進行驗收;
所述防火隔熱填充層(4)為金屬水合物氫氧化鋁或氫氧化鋁中的一種;
所述防火隔熱填充層(4)的填充工序采用擠出方式填充;
所述擋火層填充物為氫氧化鎂混合物;
氫氧化鎂混合物由氫氧化鎂粉、有機水玻璃、二氧化硅黏合劑、硅酸鹽改性劑、硅酸鹽固化劑、半水纖維白石膏粉按對應重量比例7.1:2.5:0.15:0.12:0.08:0.13混合而成;
所述硅酸鹽改性劑為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1-[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1H-吡咯-2,5-二酮/3-氨基-2-丁烯硫代酰胺共聚物;
所述硅酸鹽改性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1-[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1H-吡咯-2,5-二酮、3-氨基-2-丁烯硫代酰胺、引發劑加入到高沸點溶劑中,在惰性氣體氛圍,70-75℃下攪拌反應3.5-4.5小時,后旋蒸除去溶劑,得到中間產物;
(2)將經過步驟(1)制成的中間產物加入到質量分數為10-20%硅酸鈉的水溶液中,在55-65℃下攪拌6-8.5小時,后將得到的初產品加入透析袋中,在去離子水中透析10.5-20.5小時,后旋蒸除去透析袋內的水,得到硅酸鹽改性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1-[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1H-吡咯-2,5-二酮/3-氨基-2-丁烯硫代酰胺共聚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新曙光電纜有限公司,未經貴州新曙光電纜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9456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