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增強尼龍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94101.8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4566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譚尚可;譚登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思可達塑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77/02 | 分類號: | C08L77/02;C08K13/06;C08K9/10;C08K7/08;C08J5/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王彩君 |
| 地址: | 213138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增強 尼龍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復合增強尼龍材料,按重量份數數包括如下組分:尼龍6樹脂50?70份,滑石粉15?25份,改性硫酸鈣晶須5?15份,潤滑劑0.1?0.5份,抗氧劑0.1?0.5份;所述改性硫酸鈣晶須由酚醛樹脂對硫酸鈣進行包覆制得,所述硫酸鈣晶須直徑為1?5μm,纖維長度為50?200μm,酚醛樹脂固含量為65%?75%。本發明通過酚醛樹脂乙醇改性硫酸鈣晶須,該種工藝制備的改性硫酸鈣晶須增加了它同尼龍6樹脂的結合力,并有效解決了因吸潮濕而導致的尼龍降解而引起的性能下降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用高分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復合增強尼龍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尼龍6樹脂是一種性能優異的工程塑料,產量居于五大工程塑料之首,它具有高韌性、自潤滑性、耐磨性、耐腐蝕性,被廣泛的用于汽車、電子電器、機械,鐵路、建筑等應用領域。
尼龍6樹脂增強技術途徑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1、玻纖增強尼龍;2、礦物纖維增強尼龍。其中,礦物纖維協同玻纖增強尼龍已有相關的研究,如中國專利CN102108206A介紹了高性能尼龍樹脂/硫酸鈣晶須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材料主要由尼龍6樹脂、玻璃纖維、硫酸鈣晶須及其他添加劑所組成。硫酸鈣晶須同玻纖顯示出明顯的協同作用,不僅提升了復合材料的強度、模量、耐溫性。而且采用了側喂料的方式減少了硫酸鈣晶須在加工中的斷裂和磨損。
然而無機硫酸鈣為親水性材料,在同尼龍、玻纖進行共混制備合金中存在相容性差,結合力不強的問題。中國發明專利CN101747623A介紹了一種硫酸鈣晶須玻纖復合增強尼龍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中,采用了硅烷偶聯劑處理硫酸鈣晶須的方案對其進行了表面處理,得到了改性的硫酸鈣晶須材料。隨后將尼龍6及改性的硫酸鈣晶須,無堿玻纖、抗氧劑、潤滑劑等在雙螺桿中擠出造粒,得到硫酸鈣晶須玻纖復合增強尼龍材料。
現有技術方案CN101747623A處理硫酸鈣晶須采用偶聯劑干法改性的方案,需將硫酸鈣在高速混合機中同偶聯劑進行處理,然而,硫酸鈣晶須為具有特定長徑比的無機纖維材料,經過高速混合機處理后,將會導致硫酸鈣晶須纖維狀結構破壞,而硫酸鈣晶須纖維的保留長度決定了其對尼龍6樹脂材料的增強作用。所以,該種技術方案雖然解決了硫酸鈣晶須同尼龍相容性的問題,但對其纖維結構產生一定影響,從而導致硫酸鈣晶須對尼龍6樹脂的增強效果大打折扣。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復合增強尼龍材料,具有更高的強度,而且材料表面光澤度高,免予噴涂,可用于汽車、高鐵、電子電器等高強度、高光澤的部件。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復合增強尼龍材料,按重量份數包括如下組分:尼龍6樹脂50-70份,滑石粉15-25份,改性硫酸鈣晶須5-15份,潤滑劑0.1-0.5?份,抗氧劑0.1-0.5份;
所述改性硫酸鈣晶須由酚醛樹脂對硫酸鈣進行包覆制得,所述硫酸鈣晶須直徑為1-5μ?m,纖維長度為50-200μm,酚醛樹脂固含量為65%-75%。
進一步地,所述改性硫酸鈣晶須由酚醛乙醇改性液噴淋至硫酸鈣晶須表面制得,所述酚醛乙醇改性液包括醇溶性酚醛樹脂以及乙醇,所述酚醛樹脂與乙醇的比例在1:1到1:50之間,所述乙醇濃度為99%。
進一步地,所述硫酸鈣晶須與酚醛乙醇改性液質量比為在1:5至1:20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抗氧劑包括抗氧劑1098以及抗氧劑168,所述抗氧劑198與抗氧劑1668?的比例在1:1至1:5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滑石粉為10000目,滑石粉硅含量不小于60%,粒徑為1.0-1.5μm。
進一步地,所述尼龍6樹脂相對粘度為2.2。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另一技術方案是:一種復合增強尼龍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思可達塑業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思可達塑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9410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