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玻璃合頁測試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94000.0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8184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6 |
| 發明(設計)人: | 林新達;孫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頂固集創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3/00 | 分類號: | 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師事務所 11330 | 代理人: | 劉延喜 |
| 地址: | 528425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玻璃 合頁 測試 設備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玻璃合頁測試設備,包括架體、合頁安裝座、玻璃門、門扇驅動機構和角度檢測機構,所述合頁安裝座設于所述架體上并用于安裝玻璃合頁,所述玻璃門用于與所述合頁安裝座上的玻璃合頁連接,所述門扇驅動機構可驅動所述玻璃門轉動,所述角度檢測機構可檢測所述玻璃門的開合角度,所述門扇驅動機構可根據所述角度檢測機構反饋的開合角度在所述玻璃門轉動至預設位置時相對所述玻璃門脫離。本發明提供的玻璃合頁測試設備通過門扇驅動機構與角度檢測機構的配合可在玻璃門轉動至預設角度時撤出對玻璃門的驅動力,使玻璃門通過玻璃合頁自動緩沖關閉,模擬玻璃合頁的實際使用場景,提供更加可靠的測試數據,結構簡單且測試效率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五金配件測試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玻璃合頁測試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玻璃門的廣泛使用,玻璃合頁作為一種設于玻璃門與門框之間并允許兩者做相對轉動的連接配件,對玻璃合頁的質量要求將越來越高,出廠前需要進行測試試驗以檢驗壽命關門時間、關門力矩、能效比、負載性能、開門緩沖性能及延時關門功能等力學項目。
然而,現有的測試設備通常只是簡單地通過推桿驅動玻璃門進行開合運動,難以滿足玻璃合頁的多項參數測試需求,測試效果不佳且耗費時間長,并且最終會導致流入市場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能夠自動、高效地完成玻璃合頁測試作業的玻璃合頁測試設備。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玻璃合頁測試設備,包括架體、合頁安裝座、玻璃門、門扇驅動機構和角度檢測機構,所述合頁安裝座設于所述架體上并用于安裝玻璃合頁,所述玻璃門用于與所述合頁安裝座上的玻璃合頁連接,所述門扇驅動機構與所述玻璃門連接并可驅動所述玻璃門轉動,所述角度檢測機構與所述玻璃門連接并可在所述玻璃門轉動時檢測所述玻璃門的開合角度,所述門扇驅動機構可根據所述角度檢測機構反饋的開合角度在所述玻璃門轉動至預設位置時相對所述玻璃門脫離。
優選地,所述角度檢測機構包括與所述架體連接的安裝架、均設于所述安裝架上的角度檢測傳感器和同步傳動組件,所述同步傳動組件包括與所述玻璃門連接的第一傳動端和與所述角度檢測傳感器連接的第二傳動端,所述第一傳動端可在所述玻璃門轉動時被驅動轉動并同步帶動所述第二傳動端轉動。
優選地,所述角度檢測機構還包括與所述第一傳動端連接的萬向接頭,所述萬向接頭與所述玻璃門連接并可在所述玻璃門的轉軸與所述第一傳動端的轉軸錯位時通過所述玻璃門的轉動帶動所述第一傳動端轉動。
更優地,所述萬向接頭包括與所述第一傳動端連接并可帶動所述第一傳動端轉動的調節導軌,以及設于所述調節導軌上并可沿所述調節導軌滑動的卡座,所述卡座沿垂直于所述調節導軌的方向延伸形成限位卡槽,所述玻璃門嵌設于所述限位卡槽內并可沿所述限位卡槽滑動。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傳動端包括可相對所述安裝架轉動的主動輪,所述第二傳動端包括可相對所述安裝架轉動的從動輪,所述同步傳動組件還包括設于所述主動輪和從動輪之間并驅使所述主動輪和從動輪同步轉動的同步連接件。
優選地,所述架體包括橫梁,所述安裝架包括卡接于所述橫梁上的U形槽。
優選地,所述門扇驅動機構包括驅動組件、翻轉組件和夾爪,所述翻轉組件和夾爪均設于所述驅動組件上并可被所述驅動組件驅動轉動,所述翻轉組件與所述夾爪連接并可帶動所述夾爪翻轉地相對所述玻璃門夾持或脫離。
優選地,所述驅動組件包括直線驅動件、驅動齒條、驅動齒輪和擺桿,所述驅動齒條與所述直線驅動件連接并可被所述直線驅動件驅動直線往返移動,所述驅動齒輪與所述驅動齒條嚙合,所述擺桿的一端與所述驅動齒輪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翻轉組件連接。
優選地,所述驅動組件還包括沿所述直線驅動件的驅動方向設置的直線導軌,所述驅動齒條設于所述直線導軌上并可沿所述直線導軌滑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頂固集創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頂固集創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940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