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金屬薄片智能制造用卷邊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93196.1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429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寶珊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鴻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19/12 | 分類號: | B21D19/12;B21D37/10;B21D37/00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神州眾達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周松強 |
| 地址: | 2566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屬 薄片 智能 制造 用卷邊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屬薄片智能制造用卷邊設備,包括底座1,底座1頂部的中部固定連接有模具塊2,模具塊2的中部開設有圓桶載放槽3,豎桿11外圈的頂部套裝有固定塊4,固定塊4相對的一面設置有第一支桿5,第一支桿5之間設置有頂板7,右側基座6的右側固定連接有第一驅動機構10,第一驅動機構10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推動桿12,推動桿12的左側固定連接有外壁壓圓機構30,轉動軸9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內壁壓圓機構28,底座1頂部中部的背部固定連接有第二驅動機構13,第二驅動機構13頂部的中部固定連接有升降桿17,升降桿17的外圈套裝有垂直桿19,垂直桿19正面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縱向支桿22,縱向支桿22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卷邊機構30。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屬薄片卷邊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金屬薄片智能制造用卷邊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的卷邊機由機架、自動升降機構、自動卷邊機構組成,特點是機架上焊接有一螺紋離合器。主軸分五段,三段直段,兩段螺紋段,有三根轉動桿呈120度分布,轉動桿一端有滾子,一端有滾輪,電機通過蝸輪、蝸桿傳動使主軸帶動自動升降機構和自動卷邊機構工作,整個卷邊過程自動完成。本實用新型操作簡便,使用靈活,成本低,效率高。工作原理:通過工件高速旋轉,對工件的上下邊進行擠壓,變形,形成卷邊的效果,金屬圓桶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這些金屬器皿均需要卷邊處理,現有的卷邊機大多只可能用來卷邊,功能比較單一,在圓桶內壁上可能會留有毛疵,另外圓筒內部轉動對桶壁的作用力可能會導致圓桶外壁受力而變形凸起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金屬薄片智能制造用卷邊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金屬薄片智能制造用卷邊設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頂部的中部固定連接有模具塊,所述模具塊的中部開設有圓桶載放槽,所述底座頂部的兩側固定連接有基座,所述基座頂部的中部固定連接有豎桿,所述豎桿外圈的頂部套裝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相對的一面設置有第一支桿,所述第一支桿之間設置有頂板,右側所述基座的右側固定連接有第一驅動機構,所述第一驅動機構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推動桿,所述推動桿的左側固定連接有外壁壓圓機構,所述頂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內腔固定連接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內壁壓圓機構,所述底座頂部中部的背部固定連接有第二驅動機構,所述第二驅動機構頂部的中部固定連接有升降桿,所述升降桿的外圈套裝有垂直桿,所述垂直桿正面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縱向支桿,所述縱向支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卷邊機構。
優選的,所述縱向支桿的中部貫穿連接有第一橫軸,所述垂直桿的中部貫穿連接有第二橫軸,所述第一橫軸與第二橫軸兩端的外圈套裝有第二支桿,所述縱向支桿、垂直桿、第二支桿之間形成三角形狀。
優選的,所述外壁壓圓機構包括弧形體模塊,所述弧形體模塊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外壓圓輥,所述弧形體模塊的兩端固定連接有鋒口。
優選的,所述卷邊機構包括卡接頭,所述卡接頭內腔的左側開設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頂部開設有外卷邊槽,所述卡接頭的右側開設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頂部開設有內卷邊槽。
優選的,所述內壁壓圓機構的內腔設置有內壓圓輥,所述內壓圓輥之間設置有刮片。
優選的,所述外壁壓圓機構上外壓圓輥靠近模具塊的一面與圓桶載放槽的內壁相切。
優選的,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可以控制升降桿升降,用于調整卡接頭卡緊圓桶邊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該金屬薄片智能制造用卷邊設備,縱向支桿的中部貫穿連接有第一橫軸,垂直桿的中部貫穿連接有第二橫軸,第一橫軸與第二橫軸兩端的外圈套裝有第二支桿,縱向支桿、垂直桿、第二支桿之間形成三角形狀,三角形支撐架可以使得縱向支桿更加穩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鴻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鴻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9319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靶向間充質干細胞采集轉運設備及方法
- 下一篇:集束海底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