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針對動態目標的編隊避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92958.6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319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武梅麗文;王曉東;王蒙一;宋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電子工程總體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5D1/02 | 分類號: | G05D1/02;G05D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毛唯鳴 |
| 地址: | 10085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針對 動態 目標 編隊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針對動態目標的編隊避障方法,包括:識別障礙物并進行標記,獲得障礙物點集;計算動態目標點集和編隊內的非本機智能體點集內所有的點相對于本機點的速度錐范圍;基于速度錐范圍判斷是否發生碰撞;若判斷至少存在一個動態目標將會發生碰撞,則重新規劃航線;若判斷已經發生碰撞,則執行逃逸模式;若判斷不存在碰撞的動態目標,則繼續執行編隊。本發明中基于速度錐利用到本機與障礙物點之間的角度關系及速度關系進行計算,計算效率高能夠有效的應用于編隊控制中針對運動障礙物的避障工況,可實時進行避障規劃,避障路線是連續的,不存在路徑尖角畸變,不需要進行路徑的二次平順,實用性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多智能體編隊避障領域,更具體的,涉及一種基于速度錐準則的動態目標編隊避障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無人機和無人車等智能體應用的興起,智能控制領域逐漸轉向低成本、大規模的集群協同控制。集群協同控制可以實現單體無法實現的群體智能,具有更廣闊的偵查視野和更有價值的載荷能力,同時還具有節約成本、提高容錯度、執行任務更加機動靈活等特點。
在集群協同控制領域,主要考慮以下問題:如單體動力學建模、單體控制、編隊控制、路徑規劃、障礙規避、任務分配等,其中障礙規避,也就是避障,是實現上層任務決策的基礎。只有做好避障,才能保證編隊智能體不會因為碰撞受損,才能確保決策的有效執行及編隊隊形的實現。
現有技術針對實時避障中直接給出可行軌跡的研究比較薄弱,特別是針對動態目標的編隊避障方法,計算效率低,實用性不強,不能高效應對復雜場景。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針對動態目標的編隊避障方法。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出一種針對動態目標的編隊避障方法,通過利用本機與障礙物點之間的角度關系及速度關系進行實時運算、實時避障規劃,規劃路徑不存在畸變,計算效率高,實用性強,能夠高效應對復雜場景。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針對動態目標的編隊避障方法,該方法包括:
識別障礙物并進行標記,獲得障礙物點集,其中,障礙物點集包括動態目標點集和編隊內的非本機智能體點集;
計算動態目標點集和編隊內的非本機智能體點集內所有的點相對于本機點的速度錐范圍;
基于速度錐范圍判斷是否發生碰撞,并執行以下步驟:
若判斷至少存在一個動態目標將會發生碰撞,則重新規劃航線;
若判斷已經發生碰撞,則執行逃逸模式;
若判斷不存在碰撞的動態目標,則繼續執行編隊。
可選地,本機標記為P0,動態目標點集標記為A,編隊內的非本機智能體點集標記為P,其中計算動態目標點集A和編隊內的非本機智能體點集P內所有的點相對于本機P0的速度錐范圍包括:
確定動態目標點集A中一動態目標的安全半徑da;
確定本機P0的安全半徑dp;
確定該動態目標的安全圈,安全圈的圓心為該動態目標的坐標,安全圈的半徑為動態目標的安全半徑da與本機P0的安全半徑dp的疊加之和;
確定速度錐的邊界為本機P0到該動態目標的安全圈的兩條切線;及
根據動態目標A的安全圈及速度錐的邊界確定速度錐范圍。
進一步可選地,基于速度錐范圍判斷是否發生碰撞包括:
確定動態目標的運動速度v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電子工程總體研究所,未經北京電子工程總體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9295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化妝品批量檢測裝置
- 下一篇:一種信號燈倒計時器故障監測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