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維數據協同變化幅度識別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92277.X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855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2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通聯數據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6/28 | 分類號: | G06F16/28;G06F16/26;G06F16/24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許曼;賈磊 |
| 地址: | 200085 上海市虹***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據 協同 變化 幅度 識別 方法 裝置 | ||
1.一種高維數據協同變化幅度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對高維數據樣本進行預處理,得到數據矩陣X,其中,預處理包括:對齊高維數據的頻率及填補高維數據的缺失值;對齊高維數據的頻率包括:按照高維數據中各變量數據的發布時間在日歷時間上作對齊處理;
利用抽樣周期T0對數據矩陣X進行抽樣處理,得到多個子數據矩陣Xi;
根據所有子數據矩陣Xi,計算所述數據矩陣X的協方差矩陣估計V;
對所述協方差矩陣估計V進行特征分解,將最大特征值對應的特征向量作為特征向量Vx;
將數據矩陣X在特征向量Vx方向進行投影,得到高維數據協同變化幅度;
其中,根據所有子數據矩陣Xi,計算所述數據矩陣X的協方差矩陣估計V,包括:利用Newey-West協方差矩陣調整方法,估計各子數據矩陣Xi的協方差矩陣Vi;對各子數據矩陣Xi的協方差矩陣Vi進行加權平均處理,將計算得到的平均值作為所述數據矩陣X的協方差矩陣估計V。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填補所述高維數據的缺失值,包括:利用如下公式填補所述高維數據的缺失值:
E[Dt,j]= Dt-k,j,
其中,Dt-k,j為高維數據中j變量在采樣時間t之前最近的數據記錄,E[Dt,j]為高維數據中j變量在采樣時間t的填充值,t-k為最近的數據記錄的采樣時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對所述高維數據協同變化幅度按抽樣周期T0進行抽樣,得到高維數據協同變化幅度序列;
對所述高維數據協同變化幅度序列做累加處理,得到所述高維數據協同變化幅度的累計變化指數。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所述高維數據協同變化幅度按抽樣周期T0進行抽樣,得到高維數據協同變化幅度序列,包括利用如下公式計算高維數據協同變化幅度序列中每一協同變化幅度:
;
其中,為高維數據每個抽樣周期T0抽樣的協同變化幅度,為高維數據中第j個協同變化幅度,為預定時間段,為對向下取整,i為重新抽樣后序列的日期索引。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根據所述高維數據協同變化幅度的累計變化指數及上一年同期的累計變化指數,計算得到所述高維數據周期波動的同比變化量。
6.一種高維數據協同變化幅度識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預處理模塊,用于對高維數據樣本進行預處理,得到數據矩陣X,其中,預處理包括:對齊高維數據的頻率及填補高維數據的缺失值;對齊高維數據的頻率包括:按照高維數據中各變量數據的發布時間在日歷時間上作對齊處理;
抽樣模塊,用于利用抽樣周期T0對數據矩陣X進行抽樣處理,得到多個子數據矩陣Xi;
計算模塊,用于根據所有子數據矩陣Xi,計算所述數據矩陣X的協方差矩陣估計V;
分解模塊,用于對所述協方差矩陣估計V進行特征分解,將最大特征值對應的特征向量作為特征向量Vx;
投影模塊,用于將數據矩陣X在特征向量Vx方向進行投影,得到高維數據協同變化幅度;
其中,根據所有子數據矩陣Xi,計算所述數據矩陣X的協方差矩陣估計V,包括:利用Newey-West協方差矩陣調整方法,估計各子數據矩陣Xi的協方差矩陣Vi;對各子數據矩陣Xi的協方差矩陣Vi進行加權平均處理,將計算得到的平均值作為所述數據矩陣X的協方差矩陣估計V。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通聯數據股份公司,未經通聯數據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92277.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