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城市大腦系統中的管理數據發送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91313.0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9104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董文雷;張軍;李仲華;馬云飛;宋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天眾達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18 | 分類號: | H04L1/18;H04W52/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鴻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張超艷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順義區趙全***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城市 大腦 系統 中的 管理 數據 發送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城市大腦系統中的管理數據發送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第一用戶終端從數據存儲服務器接收包含第一用戶終端對于數據存儲服務器的第一數據發送次數的系統信息;通過移動終端間無線通信,第一用戶終端從第二用戶終端接收第二用戶終端對于數據存儲服務器的第二數據發送次數和單位消耗能量;比較第一用戶終端直接發送時的消耗的能量和通過第二用戶終端發送時消耗的能量,決定是否通過第二用戶終端向數據存儲服務器發送第一用戶終端的管理數據;數據存儲服務器實時調整發送次數。根據本發明,通過各用戶終端之間的協作,節省發送管理數據時的能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城市大腦系統的數據發送技術,尤其涉及在城市大腦系統中的進行無線通信的數據存儲服器和多個用戶終端之間發送管理數據的管理數據發送方法。
背景技術
在城市大腦系統中,需要各用戶終端實時、高效地向分布在各區域中的數據存儲服務期發送城市管理數據。在此,城市管理數據包括各種監控視頻、政務宣傳視頻、表格、文本文件、城市管理采集數據等,每天都包含大量數據。
通常,設置數據存儲服器的環境和位置是預先設定的,設定之后不能移動;各用戶終端則數量龐大,且隨時移動,其所處環境也無法預測和限定。再者,數據服務器與各用戶終端之間的通信是利用移動通信網絡進行,各用戶終端之間除了通過移動通信網絡進行通信之外,還可以通過局域網、WIFI、藍牙等移動終端間直接通信方式進行通信。
由于一個數據存儲服務器需要響應多個用戶終端,因此,數據存儲服務器會動態地向要求發送管理數據的各用戶終端分配通信信道資源,而且,會根據各用戶終端的距離,對各用戶終端要求不同的編碼方式和數據發送次數。對于用戶終端來說,每次進行發送數據的無線通信都要消耗較多的能量,如果被要求的重復發送次數較多,則發送數據所消耗的能量是不可忽視的量,因此,需要盡可能減少自身的發送次數,以降低數據發送時的能耗。
因此,當某個用戶終端因環境限制,與數據存儲服務器進行通信時的耗能較大的情況下,可以同鄰近的用戶終端協作進行數據發送工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城市大腦系統中的管理數據發送方法,通過各用戶終端之間的協作,節省發送管理數據時的能耗。
本發明涉及的城市大腦系統中的管理數據發送方法,在進行無線通信的數據存儲服務器、第一用戶終端和第二用戶終端之間發送管理數據,其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用戶終端從數據存儲服務器接收包含包含第一數據發送次數的系統信息,所述第一數據發送次數是所述數據存儲服務器要求所述第一用戶終端向所述數據存儲服務器發送所述管理次數時重復發送的次數;
所述第一用戶終端從所述第二用戶終端接收第二數據發送次數和所述第二用戶終端向所述數據存儲服務器發送單位量數據時的單位消耗能量,所述第二數據發送次數是所述數據存儲服務器要求所述第二用戶終端向所述數據存儲服務器發送所述管理數據時重復發送的次數;
所述第一用戶終端比較所述第一用戶終端直接發送所述管理數據時消耗的能量和通過所述第二用戶終端發送所述管理數據時消耗的能量,根據比較結果,決定是否通過所述第二用戶終端向所述數據存儲服務器發送所述管理數據,
其中,當所述第一用戶終端直接發送所述管理數據時消耗的能量更大時,所述第一用戶終端向所述第二用戶終端發送所述管理數據之后,所述第二用戶終端再按照所述第二數據發送次數向所述數據存儲服務器發送所述管理數據;以及
所述數據存儲服務器在開始接收管理數據之后,對已經接收到的部分管理數據進行分析,根據所述數據存儲服務器自身的通信狀況和已接收到所述部分管理數據的編碼狀況或者數據種類或者數據大小或者誤碼率,實時調整所述管理數據的數據發送次數,并且將調整后的所述數據發送次數發送給正在發送所述管理數據的用戶終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天眾達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天眾達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9131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