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提高薄板微沖能力的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90692.1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721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大海;李智;仇雯晴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昌航空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1D28/34 | 分類號: | B21D28/34;B21D28/24;B21D26/14 |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達專利事務所 36111 | 代理人: | 馬莉 |
| 地址: | 330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提高 薄板 能力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提高薄板微沖能力的裝置,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間通過螺栓連接;還包括沖孔裝置和電磁沖力發生裝置,沖孔裝置包括推桿、容框、凹模、彈性介質和密封板,容框設置在下模座的上端面,推桿貫穿下模座伸入到容框內,凹模活動設置在容框內,推桿與凹模的下端連接,凹模用于容納工件,彈性介質墊在工件的上表面,密封板設置在彈性介質的上端面;電磁沖力發生裝置包括電源裝置、線圈骨架、線圈和驅動片,線圈骨架設置在容框的上端,線圈設置在線圈骨架內,驅動片設置在線圈的下端,電源裝置和線圈點連接。本發明能夠減少能量在傳遞過程中的損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沖壓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提高薄板微沖能力的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眾多產業對微型零件的需求與日俱增,由于加工零件的微型化,存在有尺寸效應,而且微型模具的加工,凹凸模的配合,定位,使微沖壓的應用受到嚴重的限制,為了形壓力不足,會導致沖壓的失敗。然而由于在沖壓過程中,之前的工裝模具沒有對彈性介質四周進行約束,導致有大量的沖壓力沒有作用到工件的表面,使電磁微沖孔能力大大減弱。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提高薄板微沖能力的裝置,能夠減少能量在傳遞過程中的損耗。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問題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新型提高薄板微沖能力的裝置,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間通過螺栓連接;還包括沖孔裝置和電磁沖力發生裝置,所述沖孔裝置包括推桿、容框、凹模、彈性介質和密封板,所述容框設置在下模座的上端面,所述推桿貫穿下模座伸入到容框內,所述凹模活動設置在容框內,所述推桿與凹模的下端連接,所述凹模用于容納工件,所述彈性介質墊在工件的上表面,所述密封板設置在彈性介質的上端面;所述電磁沖力發生裝置包括電源裝置、線圈骨架、線圈和驅動片,所述線圈骨架設置在容框的上端,所述線圈設置在線圈骨架內,所述驅動片設置在線圈的下端,所述電源裝置和線圈點連接。
優選的,所述電磁沖力發生裝置還包括上墊層,所述上墊層設置在線圈骨架與上模座之間。
優選的,所述密封板與容框的接觸面上設有密封圈。
優選的,所述凹模與容框的接觸面上設有密封圈。
優選的,所述線圈骨架、線圈及隔板之間的間隙通過絕緣樹脂填充。
優選的,所述線圈材料為紫銅。
優選的,所述驅動片材料為紫銅板。
優選的,所述彈性體為硅膠或聚氨酯材料或橡膠,厚度控制在為1~3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可以有效地減少電磁沖力通在柔性介質傳遞時的能量損耗,使電磁力可以高效的作用在工件的表面,從而獲得更加優秀的微沖孔能力。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注:1、推桿;2、凹模;3、工件;4、下模座;5、容框;6、密封圈;7、彈性介質;8、密封板;9、驅動片;10、隔板;11、線圈;12、線圈骨架;13、上墊層;14、上模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配合附圖及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借此對本發明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并達成技術功效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并據以實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昌航空大學,未經南昌航空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9069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