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呼吸科氣管凈化護理裝置及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89894.4 | 申請日: | 202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920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3 |
| 發明(設計)人: | 姚丹;趙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姚丹 |
| 主分類號: | B08B9/023 | 分類號: | B08B9/023;B08B9/027;B08B9/032;B08B13/00;A61L2/04;A61L2/10 |
| 代理公司: | 太原九得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17 | 代理人: | 王韶 |
| 地址: | 044699 山西省運城***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呼吸 氣管 凈化 護理 裝置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呼吸科氣管凈化護理裝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兩個互相對稱的殼體,所述殼體的上表面安裝有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的輸出軸焊接有連軸,所述連軸的外表面焊接有連接框,所述連接框的內側壁嵌接有三個透明玻璃板;通過控制器接通所有電氣元件實現自動化控制,在掛架的基礎上利用清水混合醫用酒精對氣管的內部與外部進行浸泡深度清洗,并且在電加熱器的熱消毒以及UV燈管的紫外線消毒的雙重輔助作用下,實現對呼吸氣管殘留病菌的徹底清潔;利用雙通水泵導通清水沖洗后可以保證呼吸氣管處于無菌狀態,完全消除病菌對患者身體健康的威脅;同時第二電磁閥與蓄水腔的設計也為整體裝置的污水排放提供了便捷性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呼吸科氣管凈化護理裝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在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中,由于高危工作或其他因素所帶來的呼吸系統損壞現象與比例逐步攀升;雖然在現代醫療科技的幫助下,胸前內部或外部的疾病可以快速治療并脫離危險,但是后續的恢復仍然需要患者自身的體質來決定;通常情況下在手術結束后的恢復階段,患者由于肺部神經并未完全恢復,所以仍然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呼吸康復輔助治療療程,以幫助加速肺部神經的再生;
通常情況下,呼吸訓練器是多組病人在不同的時間段公共使用,而部分病毒性或細菌性的肺部疾病患者可能在呼吸訓練后,在呼吸氣管的某些死角殘留部分有害病菌,即使替換貼合于呼吸氣管上的一次性棉片或其他消毒裝置,但仍不能完全保證消毒的全面性。
為此,提出一種呼吸科氣管凈化護理裝置及使用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呼吸科氣管凈化護理裝置及使用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呼吸科氣管凈化護理裝置,包括兩個互相對稱的殼體,所述殼體的上表面安裝有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的輸出軸焊接有連軸,所述連軸的外表面焊接有連接框,所述連接框的內側壁嵌接有三個透明玻璃板,所述殼體的內側壁均勻焊接有掛架,所述殼體的內側壁安裝有電加熱器,所述殼體的內側壁上部安裝有矩形噴頭,所述矩形噴頭連通有第一連管,所述第一連管連通于雙通水泵的出水口,所述雙通水泵的入水口連通有兩個儲存箱,所述殼體的內部開設有蓄水腔,所述殼體的內側壁前部安裝有第一電磁閥,所述第一電磁閥的出水口與所述蓄水腔的內側壁連通,所述蓄水腔的內側壁連通于第二電磁閥的進水口,所述殼體的內側壁一側安裝有UV燈管,所述殼體的內側壁后部安裝有繼電器,所述殼體的一側安裝有控制器;
所述繼電器的電性輸出端與所述控制器的電性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控制器的電性輸出端與所述伺服電機、所述電加熱器、所述雙通水泵、所述第一電磁閥、所述第二電磁閥和所述UV燈管的電性輸入端電性連接。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殼體的下表面通過螺釘螺紋連接有兩個萬向輪。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蓄水腔的內側壁一體成型有弧形滑道,所述殼體的前表面下部嵌接有透明亞克力板。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殼體的內側壁焊接有鋁片,所述鋁片的內部與所述電加熱器的輸出端相適配。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殼體的一側安裝有水閥,所述水閥的進水口與所述儲存箱的進水口連通。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殼體的內側壁一側粘接有密封擋條,所述密封擋條的外表面與所述連接框的內側壁相適配。
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呼吸科氣管凈化護理裝置的使用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首先通過控制器控制伺服電機旋轉連軸,從而帶動連接框及三個透明玻璃板旋轉翻起,將所需凈化處理的呼吸氣管放進掛架之上,再通過控制器控制伺服電機反轉,將連接框穩固配合于密封擋條的外表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姚丹,未經姚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8989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