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性能的測試方法、裝置及鋰離子電池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586565.4 | 申請日: | 2020-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302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郭飛;全小林;鄒滸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冠宇電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9/04 | 分類號: | G01N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朱穎;劉芳 |
| 地址: | 51918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鋰離子電池 熱熔膠層 性能 測試 方法 裝置 | ||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性能的測試方法、裝置及鋰離子電池。本發(fā)明提供的測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獲取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的實際剪切力F1;獲取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的跌落剪切力F2;當F1>F2時,判斷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的粘接性能合格;當F1≤F2時,判斷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的粘接性能不合格。本發(fā)明通過獲取F1和F2,并根據(jù)F1和F2的大小關系判斷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的粘接性能是否合格,降低了對熱熔膠層性能進行評價時主觀因素的影響,實現(xiàn)對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性能進行科學合理地評價從而能夠指導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的設計。本發(fā)明的鋰離子電池F1大于F2,從而該鋰離子電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性能的測試方法、裝置及鋰離子電池,屬于鋰離子電池領域。
背景技術
鋰離子電池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部分,人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手機、筆記本電腦、數(shù)碼相機等,都缺少不了鋰離子電池。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各行各業(yè)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越來越大,對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
電芯是鋰離子電池的核心部件之一,電芯在跌落時存在電芯內部極片錯位,導致嚴重短路甚至爆炸的風險,因此,往往需要使用熱熔膠層將電芯與鋁塑膜殼進行粘接,增加電池在跌落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
現(xiàn)有技術中,熱熔膠層粘接效果評價時常采用人工對熱熔膠層進行剝離,并根據(jù)剝離時熱熔膠層的表現(xiàn)判斷熱熔膠層粘接效果,由于主觀性偏強,因此往往無法為電芯設計時熱熔膠層的設計提供有效數(shù)據(jù)。
如何對熱熔膠層對電芯和鋁塑膜殼的粘接效果進行科學合理地判斷從而指導熱熔膠層的設計,提供高安全性能的鋰離子電池是鋰離子電池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性能的測試方法,通過獲取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的實際剪切力F1和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的跌落剪切力F2,并根據(jù)F1和F2的大小判斷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的粘接性能是否合格,降低了對熱熔膠層性能進行評價時主觀因素的影響,實現(xiàn)對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性能進行科學合理地判斷從而能夠指導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的設計。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粘接性能的測試裝置,該裝置能夠實現(xiàn)對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粘接性能的測試,并輸出對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粘接性能的判斷結果。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鋰離子電池,該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的實際剪切力F1大于熱熔膠層的跌落剪切力F2,因而,該鋰離子電池具有良好的跌落安全性,鋰離子電池安全性能更高,更加滿足當今對鋰離子電池安全性能的要求。
本發(fā)明一方面提供一種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性能的測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獲取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的實際剪切力F1;
獲取所述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的跌落剪切力F2;
其中,當F1>F2時,判斷所述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的粘接性能合格;當F1≤F2時,判斷所述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的粘接性能不合格。
如上所述的測試方法,其中,當F1≤F2,對所述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的面積進行調整處理;
其中,所述調整處理包括:
按照式1確定所述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的臨界面積S2;
調整所述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的面積使不低于1.2S2;
式1中,S1為獲取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的實際剪切力F1時熱熔膠層的面積。
如上所述的測試方法,其中,所述獲取所述鋰離子電池熱熔膠層的實際剪切力F1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冠宇電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冠宇電池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8656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