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自準直調節功能的拋物面反射鏡輔助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83973.4 | 申請日: | 2020-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171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21 |
| 發明(設計)人: | 叢俊凱;毛雁羽;何小鳳;鐘強;何衡湘;萬勇;衣學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2B7/182 | 分類號: | G02B7/182;G01J1/04;G01M11/0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專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王雪芬 |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調節 功能 拋物面 反射 輔助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帶自準直調節功能的拋物面反射鏡輔助裝置,屬于光學測量技術領域。采用該方法可簡化在使用平晶的過程中的人員操作,減小人員在長時間托舉平晶時因身體抖動等因素帶來的平晶貼靠不穩定,同時利用支架以及支架上緊密的孔洞可以使平晶的靈活的放置在其需要的位置,并對其加以固定,整個操作較為便捷。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光學測量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自準直調節功能的拋物面反射鏡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激光的光學測量中,常使用拋物面反射鏡使入射激光聚焦于其焦點處,并在焦點處測量激光功率、發散角等參數。使用該方法進行測量前,需要調節拋物面反射鏡與激光器的姿態,保證入射激光與拋物面反射鏡間自準直。檢驗自準直的簡易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平晶反射落在拋物面反射鏡上入射光斑處,觀察由平晶反射光斑是否落入激光器出光口位置。為了保證平晶與拋物面反射鏡的光軸垂直,由于拋物面反射在制作時,其外框上表面會與反射鏡光軸垂直,因此測量時會將平晶緊貼在反射鏡上邊緣,但這種方式在測量時,通常需要專門的一名測量人員在調節的整個過程中托住平晶將其緊貼于反射鏡外框邊緣,這不僅不便于人員操作,也可能在操作過程中造成激光對人員的傷害。通過該方法可以簡化人員操作,靈活簡便的實現平晶位置的調節與固定,為整個測量操作帶來便利,提升操作效率。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帶自準直調節功能的拋物面反射鏡輔助裝置,以及利用其實現靈活簡便的平晶在拋物面反射鏡表面的移動調節與固定。
(二)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帶自準直調節功能的拋物面反射鏡輔助裝置的設計方法,該方法中,將該裝置設計為包括支架、L型托架;首先,設計加工兩塊長方形的支架,在兩塊支架的中心分別鑿出一排直徑為一定螺紋寬度的通孔,同一排孔洞間距一致,且使這排孔洞與對應支架平行且其總長度大于拋物面反射鏡的直徑,將兩塊長方形支架分別固定安裝在拋物面反射鏡左右兩側,且保持與拋物面反射鏡外框上邊緣平行,并設計兩個對稱的不銹鋼的L型托架,L型托架一條邊打通孔,通孔的直徑與支架上通孔的直徑一致,具體操作使用時,在拋物面反射鏡兩側支架預定位置的相應孔洞處放置L型托架,對齊支架與L型托架的孔洞,穿入緊固螺栓,并擰入螺母將L型托架固定。
優選地,兩塊長方形支架通過焊接的方式分別安裝在拋物面反射鏡左右兩側。
優選地,在兩塊支架的中心分別鑿出一排直徑為標準螺紋寬度的通孔。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利用所述方法設計得到的帶自準直調節功能的拋物面反射鏡輔助裝置。
優選地,所述裝置包括兩個支架、兩個L型托架。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使用所述裝置實現的平晶在拋物面反射鏡表面的移動調節與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長度大于拋物面反射鏡直徑的長方體平晶放置在兩個L型托架上,旋轉調節L型托架位置使平晶可貼于拋物面反射鏡外框表面,當平晶位置需改變時,移動兩個L型托架的位置至支架上相應位置的通孔處,再固定L型托架且將放置在托架上平晶的位置做相應調節即可,以實現平晶在拋物面反射鏡上表面的移動與固定。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利用所述的方法實現的,通過平晶在拋物面反射鏡上表面的移動與固定,來反射投射在拋物面反射鏡上任意位置處的激光光斑的方法。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利用所述的方法實現的,通過反射投射在拋物面反射鏡上任意位置處的激光光斑,調節拋物面反射鏡偏轉角度的方法。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利用所述的方法實現的,通過調節拋物面反射鏡偏轉角度,使入射激光準直于拋物面反射鏡的方法。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所述的裝置在光學測量技術領域中的應用。
(三)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未經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8397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