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攝像模組、其光學調整方法和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82764.8 | 申請日: | 2020-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5587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4 |
| 發明(設計)人: | 涂洪德;魏罕鋼;何艷寧;李劍虹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B13/36 | 分類號: | G03B13/36;G03B5/00;G03B17/55;G03B30/00;H04N23/55;H04N23/68;H04N23/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迪譽誠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8 | 代理人: | 鄧斐;宣力偉 |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攝像 模組 光學 調整 方法 電子設備 | ||
本申請涉及攝像模組、其光學調整方法和電子設備。攝像模組具有配置于鏡頭組件的第一驅動裝置和配置于感光組件的第二驅動裝置,第一驅動裝置能夠驅動光學鏡頭運動,第二驅動裝置能夠驅動感光芯片運動,其中,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和第二驅動裝置被聯合操控:通過一控制裝置分配并確定光學鏡頭和感光芯片的運動形式及運動幅度,使第一驅動裝置和第二驅動裝置相互協作而驅動所述光學鏡頭和感光芯片運動,以共同調整光學鏡頭與感光芯片之間的相對位置。本發明提出的解決方案可以在有效提升攝像模組成像質量的同時實現模組結構的小型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學成像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一種攝像模組和一種用于攝像模組光學調整的方法。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包括所述攝像模組的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針對智能手機等移動電子設備中所使用的攝像模組,為了有效提升攝像模組的成像質量,一般都會給攝像模組的鏡頭配置相應的驅動裝置,用于在拍攝過程中實現攝像模組的對焦和防抖功能。同時,為適應當前電子設備的設計潮流和用戶需求,攝像模組的小型化和輕薄化也是其技術發展的主要趨勢。
隨著攝像模組變焦能力的增強,對其防抖能力的要求也相應地提高,目前存在的攝像模組防抖機構,其基本原理都是類似的,一般情況下,驅動裝置由可動部和固定部構成,將需要進行位置調整的元件與可動部固定在一起,當可動部相對于固定部發生相對運動時,就可帶動與其固定在一起的元件實現位置調整。在各種不同驅動結構中,提供驅動力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有的是依靠磁鐵和線圈之間的磁力作用實現位置調整,如常見的OIS驅動馬達和常見的云臺驅動結構,有的是通過電荷之間的作用實現驅動,如MEMS驅動裝置。
此外,為了實現更好的拍攝質量,攝像模組構成元件的體積和重量(例如鑒于鏡片的數目及尺寸)也相應地增大,因而對于驅動裝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使驅動裝置提供更大的驅動力,故其體積也會相應地增加,這一點顯然不符合目前模組結構小型化的趨勢。另一方面,驅動結構的構成元件較復雜,在組裝過程中,將驅動裝置和模組的其他元件組裝后,其可靠性較差,如果發生碰撞或者擊打,都可能使得驅動結構遭到破壞,即在不工作的情況下,可動部相對于固定部在外力作用下也會發生相對移動,可能造成內部元器件的損傷;而攝像模組內部的構成元件均屬精密部件,其中任何一個元件的損壞,都可能導致模組整體功能下降,有損于拍攝質量。
對于目前主流攝像模塊所配置的防抖裝置,大多采用下述兩種方案:一是通過給鏡頭結構配置相應的驅動裝置,如滾珠馬達或者SMA馬達,以實現拍攝過程中的圖像穩定;二是通過給整個攝像模組配置驅動裝置,使其驅動模組整體結構移動,以實現拍攝過程中的抖動矯正。但這兩種方案都存在相應的缺陷,前者給鏡頭配置相應的驅動結構,而隨著鏡頭重量的增加,需要提供較大的驅動力,使得驅動裝置的結構設計復雜化,同時設計的結構體積增加,不利于實現攝像模組小型化;后者給攝像模組整體配置驅動裝置,而整體模組的重量較大,需要配置相應體積的驅動裝置,使得模組整體的體積增加,同樣不符合攝像模組的發展趨勢。
針對上述問題,需要提供一種新式的攝像模組設計,以有效地解決上述部分或者大部分問題,從而在有效提升攝像模組成像質量的同時可以實現模組結構的小型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優化攝像模組的驅動調節機制,提出一種攝像模組、一種用于攝像模組光學調整的方法以及一種包括該攝像模組的電子設備。
本發明的基本思想包括:鑒于攝像模組在成像拍攝時需要針對鏡頭組件與感光組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進行光學調整,特別是需實現例如對焦(AF)和/或防抖(OIS)功能,那么,若摒棄以往單獨驅動鏡頭結構或者整體驅動模組結構的調整策略,而在結構/硬件層面使鏡頭組件(具體為光學鏡頭)和感光組件(具體為感光芯片)均能夠在驅動裝置作用下受控地運動,在控制/軟件層面對其執行聯合操控,合理分配二者的運動形式和運動幅度,則有可能更加高效、迅捷地達到相對位置的調節或矯正目標;同時,通過這種雙驅模式,也減小了單驅模式中驅動器的工作負荷,并且可以相應地對兩個驅動裝置的結構和性能做出適當優化、匹配及分配,同時還可將模組結構的小型化設計納入考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未經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8276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位置標定方法、裝置及網絡設備
- 下一篇:一種隧道報文的處理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