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RRC連接重配置消息傳輸方法、裝置和通信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82080.8 | 申請日: | 2020-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723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碧偉;馮芳;孔令龍;吳偉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信網絡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36/00 | 分類號: | H04W36/00;H04W36/30;H04W76/27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關志琨 |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rrc 連接 配置 消息 傳輸 方法 裝置 通信 設備 | ||
本申請涉及一種RRC連接重配置消息傳輸方法、裝置和通信設備。所述方法包括:當接收到基站切換指令時,向用戶終端下發所述RRC連接重配置消息;通過RLC層獲取所述用戶終端反饋至MAC層的HARQ消息;若所述HARQ消息為NACK,則控制所述RLC層重傳所述RRC連接重配置消息。采用本方法能夠減少RLC層RRC連接重配置消息的重傳次數,降低重傳對其他用戶終端的干擾,提高基站切換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RRC連接重配置消息傳輸、裝置、通信設備和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高速鐵路建設的迅速發展為人們出行提供了便利,隨之出現了針對高速列車運行場景的無線通信網絡,該網絡通常呈線狀分布在鐵路沿線,當列車進出站時,需要進行基站切換,切換過程中源基站向UE(User Equipment,用戶終端)下發RRC(Radio ResourceControl,無線資源控制)連接重配置消息,以供UE重新建立RRC連接。
當RRC連接重配置消息未能正確傳輸時,需要進行重傳,目前是采用兩級重傳處理機制,包括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體介入控制)層的HARQ(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混合自動重傳請求)機制和RLC(Radio Link Control,無線鏈路控制)層在AM(Acknowledged Mode,確認)模式下的ARQ(Automatic Repeat-reQuest,自動重傳請求)機制,當UE接收到源基站下發的RRC連接重配置消息時,若數據解對,則向源基站的MAC層反饋HARQ_ACK,同時向RLC層反饋RLC_ACK。
然而,基站切換時UE發往源基站的信號強度較弱,容易導致源基站接收不到RLC_ACK消息,或者UE處于切換狀態而未發送RLC_ACK消息,致使源基站在RLC層多次重傳RRC連接重配置消息,當多輛高速列車同時進出站時,需要進行基站切換的UE數量較多,且通常為同頻小帶寬切換,多次重傳將會干擾其他UE的基站切換,增大切換失敗概率和切換時延,降低切換可靠性。
因此,目前的RRC連接重配置消息傳輸技術存在容易干擾其他UE切換,降低無線通信網絡基站切換可靠性的問題。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夠提高基站切換可靠性的RRC連接重配置消息傳輸方法、裝置、通信設備和存儲介質。
一種RRC連接重配置消息傳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當接收到基站切換指令時,向用戶終端下發所述RRC連接重配置消息;
通過RLC層獲取所述用戶終端反饋至MAC層的HARQ消息;
若所述HARQ消息為NACK,則控制所述RLC層重傳所述RRC連接重配置消息。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RLC層配置有重傳標識,所述方法還包括:
若所述HARQ消息為NACK,則根據預設規則更新所述重傳標識,并返回至所述通過RLC層獲取所述用戶終端反饋至MAC層的HARQ消息的步驟;
若所述HARQ消息為ACK,則將所述重傳標識設置為重傳初始值。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向用戶終端下發所述RRC連接重配置消息,包括:
通過對所述RRC連接重配置消息進行分片,得到分片后RRC連接重配置消息;
向所述用戶終端下發所述分片后RRC連接重配置消息。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若所述HARQ消息為ACK,則將所述重傳標識設置為重傳初始值,包括:
若下發各個所述分片后RRC連接重配置消息后、所述用戶終端所反饋的HARQ消息均為ACK,則將所述重傳標識設置為所述重傳初始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信網絡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京信網絡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8208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