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儲能系統實時控制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和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81320.2 | 申請日: | 2020-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369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繼元;王衛宏;蒙錦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智光研究院(廣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00 | 分類號: | H02J3/00;H02J3/28;H02J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 11323 | 代理人: | 權鮮枝 |
| 地址: | 51076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系統 實時 控制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公開了儲能系統實時控制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和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將當前時刻的負荷功率預測偏差輸入到負荷功率修正模型,輸出下一時刻的負荷功率預測修正項;根據負荷功率預測修正項確定下一時刻的負荷功率預測值;獲取下一時刻至終點時刻的日前負荷功率預測數據、當前時刻的荷電狀態實際值以及當前時刻的循環次數;根據下一時刻的負荷功率預測值、下一時刻至終點時刻的日前負荷功率預測數據、當前時刻的荷電狀態實際值以及當前時刻的循環次數,通過日內約束條件,對日內優化目標模型求解,得到下一時刻到終點時刻的連續輸出功率序列;根據連續輸出功率序列中下一時刻的輸出功率對儲能系統進行當前時刻至下一時刻的輸出調度。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電力電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儲能系統實時控制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和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按照月度的最大需量結算需量電費相比于其他的電費繳費方式更具經濟性,因此按照月度最大需量值繳納電費成為用戶首選。但是,用戶選擇按照月度最大需量繳納電費后,需要嚴格按照向供電局申報的最大需量值用電,超過申報值將面臨懲罰。因此,需要按照用戶申報的最大需量對用電進行實時控制,為用戶提高需量管理下的電費收益。
現有技術中,通常通過控制儲能系統的充放電管理最大需量限制下的電費收益。但是,現有的儲能系統參與的最大需量限制下的收益管理方法,容易受到負荷特性、分時電價、荷電狀態(State?of?Charge,SoC)、電池衰減和充放電功率等多個因素的影響,對儲能系統的輸出功率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已有的解決方案多是針對固定的時間段進行儲能的充放電邏輯判斷,不能在負荷功率實時波動情況下做出及時反應,或者結合光伏、削峰填谷、需量管理進行儲能系統的充放電控制,但儲能系統的充放電邏輯判斷條件固定,無法結合實際SoC的變化對最大需量進行全局的控制,或者通過識別儲能系統當前所處的時間段,在充放電、備電和待機時間段內分別進行邏輯控制,但未考慮到負荷功率的時變性,若負荷功率突變會影響對儲能系統的調節控制效果。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提出了本申請以便提供一種儲能系統實時控制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和存儲介質克服上述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的。
依據本申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儲能系統實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將當前時刻的負荷功率預測偏差輸入到負荷功率修正模型,得到所述負荷功率修正模型輸出的下一時刻的負荷功率預測修正項;
根據所述負荷功率預測修正項確定下一時刻的負荷功率預測值;
獲取下一時刻至終點時刻的日前負荷功率預測數據,并用所述下一時刻的負荷功率預測值替換下一時刻的日前負荷功率預測數據,獲取當前時刻的荷電狀態實際值以及當前時刻的循環次數;
根據所述下一時刻的負荷功率預測值、所述下一時刻至終點時刻的日前負荷功率預測數據、所述當前時刻的荷電狀態實際值以及所述當前時刻的循環次數,通過日內約束條件,對日內優化目標模型求解,得到下一時刻到終點時刻的連續輸出功率序列;
根據所述連續輸出功率序列中下一時刻的輸出功率對儲能系統進行當前時刻至下一時刻的輸出調度。
可選地,所述負荷功率修正模型是通過如下方式構建的:
根據實時采集的負荷功率真實值計算負荷功率預測偏差;
將所述日前負荷功率預測值、負荷功率真實值和負荷功率預測偏差保存至數據庫中作為歷史數據;
通過所述歷史數據對負荷功率修正模型進行訓練,得到訓練好的負荷功率修正模型;
其中,所述負荷功率預測偏差為當前時刻的負荷功率真實值與當前時刻的日前負荷功率預測值之間的差值;
所述負荷功率預測修正項為下一時刻的負荷功率真實值與當前時刻的日前負荷功率預測值之間的差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智光研究院(廣州)有限公司,未經智光研究院(廣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8132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夾取裝置
- 下一篇:一種基于多層級編碼-解碼器的視頻描述方法及系統





